怎样预防褥疮
为预防褥疮需从多方面着手,定期每2-2小时翻身减压,高危人群适当缩短频率,婴儿幼儿等特殊人群操作要轻柔;每天用38-40℃温水擦拭皮肤保持清洁干燥,大小便失禁者及时清理并涂保护剂;保证均衡营养,特殊人群调整饮食;选透气性好分散压力的床垫和柔软平整吸水性好的床单;定期评估皮肤和用量表评估风险,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一、定期翻身减压
1.频率与方法: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如为高危人群可适当缩短至1-1.5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要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擦伤皮肤,可采用平托法将患者移至新的卧位,使身体各部位均匀受力,减轻局部压力。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皮肤娇嫩、骨骼发育未完善,更需轻柔操作,且根据年龄特点合理安排翻身频率,比如婴儿每1-1.5小时翻身一次,幼儿可每2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注意保持脊柱生理弯曲,避免造成脊柱损伤。
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老年人皮肤弹性差、皮下脂肪薄,更易发生褥疮,翻身时需特别留意皮肤状态,动作要轻柔;长期患病、身体虚弱的患者,自身活动能力差,家属或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频率协助翻身,确保受压部位减压。
二、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1.清洁方式:每天用温水擦拭皮肤,尤其是易出汗部位、皮肤褶皱处等。擦拭时水温宜控制在38-40℃,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皮肤。对于儿童,皮肤更为娇嫩,使用温水擦拭时要注意力度,选用温和的清洁用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等。
2.干燥维护:擦拭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拍干,保持皮肤干燥。若患者出汗较多,可使用干爽的毛巾及时吸干汗液,必要时在易出汗部位可使用爽身粉,但要注意避免爽身粉与汗液结块刺激皮肤。对于大小便失禁的患者,要及时清理排泄物,用温水清洗会阴部等受污染部位后擦干,可涂抹皮肤保护剂,防止排泄物刺激皮肤引发褥疮。
三、改善营养状况
1.营养摄入原则:保证均衡饮食,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蛋白质是皮肤组织修复的重要原料,可多食用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维生素C、维生素E等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皮肤健康,可通过新鲜蔬菜(如西兰花、菠菜等)、水果(如橙子、猕猴桃等)补充;矿物质如锌等对伤口愈合也有重要作用,可从坚果、粗粮等食物中获取。对于儿童患者,要根据其年龄阶段提供合理的饮食搭配,保证生长发育所需营养,比如婴儿期保证母乳或配方奶的充足摄入,添加辅食时逐步引入富含各种营养的食物;老年人若存在吞咽困难等问题,可根据情况调整饮食形式,如将食物制成糊状等便于吞咽。
2.特殊人群营养调整: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要注意控制血糖,在保证营养的同时避免高糖食物过量摄入,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肥胖患者则要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基础上控制热量摄入,防止因体重过重增加身体受压部位的压力。
四、选择合适的卧具
1.床垫选择:使用透气性好、能有效分散压力的床垫,如气垫床,气垫床可通过交替充气使患者身体受压部位不断变化,减轻局部压力。对于儿童患者,可选用适合其体型的儿童专用气垫床或软硬适中的床垫,避免过软导致身体深陷增加局部压力,也避免过硬引起不适。
2.床单选择:选用柔软、平整、吸水性好的床单,避免床单有褶皱、碎屑等,防止摩擦皮肤。定期更换床单,保持床铺清洁。
五、评估与监测
1.皮肤评估:定期检查皮肤颜色、温度、完整性等情况,观察有无发红、破溃等早期褥疮迹象。对于高危人群,如截瘫患者、长期昏迷患者等,要增加皮肤评估频率,至少每天评估一次受压部位皮肤。儿童患者由于皮肤变化较快,更要密切观察,一旦发现皮肤异常要及时采取措施。
2.风险评估:使用褥疮风险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如Braden量表等,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评估为高危的患者,要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方案并加强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