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因支气管-肺组织慢性化脓性炎症等致变形扩张,有慢性咳嗽等表现,胸部HRCT可诊,治疗控感染等;支气管炎由病原体等致,有咳嗽咳痰等表现,胸部X线可辅助,治疗对症等,不同人群发病、表现、检查及治疗有差异。
一、定义与发病机制
1.支气管扩张: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化脓性炎症和纤维化,使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导致支气管变形及持久扩张。多因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反复发生引起,遗传因素等也可能参与其中,比如部分遗传性疾病可增加支气管扩张的发病风险,在儿童中,先天性发育异常等也可能导致支气管扩张,不同年龄人群发病机制略有差异,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因先天性结构异常等因素发病。
2.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主要由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理化因素(如冷空气、粉尘、刺激性气体等)刺激也可引发,不同性别在发病上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发病风险不同,长期吸烟人群因烟草刺激气管、支气管黏膜,易患支气管炎,有呼吸道感染病史的人群再次接触病原体时更易发生支气管炎。
二、临床表现
1.支气管扩张: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咳嗽多为慢性、持续性,痰量与体位改变有关,晨起及晚间卧床时咳嗽咳痰较多,痰液呈黏液性、黏液脓性或脓性,可分为静置分层现象(上层为泡沫,中层为浑浊黏液,下层为坏死组织沉淀物)。咯血可表现为小量咯血至大量咯血,不同年龄患者表现略有不同,儿童患者可能因咳嗽配合度等因素,咯血表现可能不典型,但同样存在上述咳痰、咯血等主要表现。
2.支气管炎: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起初为干咳或少量黏液痰,随后痰量增多,咳嗽加剧,偶伴喘息。急性支气管炎起病较急,全身症状较轻,可有发热,一般3-5天体温恢复正常;慢性支气管炎则以长期慢性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以上,连续2年或2年以上,不同性别在症状表现上无本质区别,但生活方式相关因素影响明显,长期吸烟者咳嗽、咳痰症状往往更重,且病情进展可能更快。
三、影像学表现
1.支气管扩张:胸部X线检查可见粗乱肺纹理中有多个不规则环状透亮阴影或沿支气管的卷发状阴影,感染时阴影内出现液平。胸部高分辨CT(HRCT)是诊断支气管扩张的主要检查方法,可显示支气管壁增厚、支气管扩张的范围和形态等,能清晰呈现支气管呈柱状、囊状或曲张状扩张等不同形态改变,不同年龄人群通过HRCT检查表现类似,但儿童患者需注意辐射剂量等问题,检查时要严格控制合适的辐射参数。
2.支气管炎:早期胸部X线检查可无明显异常,反复发作者可见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斑点状阴影,以下肺野较明显,主要是由于支气管管壁增厚等改变导致肺纹理的相应表现,不同性别及生活方式人群在影像学表现上主要是程度等方面的差异,长期吸烟导致支气管炎反复发作者肺纹理增粗等表现可能更显著。
四、治疗原则
1.支气管扩张:治疗主要包括控制感染、清除气道分泌物、处理咯血等。控制感染根据痰培养及药敏结果选用合适抗生素,如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等情况有相应的抗生素选择。清除气道分泌物可采用体位引流、呼吸训练及使用祛痰药物等方法,不同年龄患者体位引流等操作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儿童患者进行体位引流时要注意操作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对于反复大咯血经内科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等。
2.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以对症治疗为主,如止咳、祛痰、平喘等,有细菌感染证据时可使用抗生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同样主要是控制感染、祛痰、止咳、平喘等治疗,同时要劝导患者戒烟,避免有害气体和其他有害颗粒的吸入,不同年龄患者在治疗药物选择上需考虑年龄因素,儿童患者应避免使用不适合的镇咳药物等,以患者舒适度为标准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