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分过敏性鼻炎与感冒
过敏性鼻炎与感冒在症状表现、病程、病因机制和诊断要点上有不同,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患病各有特点,需分别留意相关表现及进行针对性处理。过敏性鼻炎有阵发性喷嚏等症状、反复发作、因接触过敏原致免疫异常反应,可通过病史等诊断;感冒有多样症状、病程短、由病毒感染致呼吸道炎症,可据症状等初步诊断,特殊人群需特殊关注与处理。
一、症状表现
1.过敏性鼻炎:主要症状为阵发性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鼻痒和鼻塞。喷嚏次数较多,可多达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清水样鼻涕量多,可持续流出;鼻痒较为明显,患者常忍不住揉搓鼻子;鼻塞程度可轻可重,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眼部痒、流泪等眼部过敏症状,症状发作往往与接触过敏原相关,如花粉、尘螨等,且有一定季节性或常年性特点,不同过敏原诱发的症状发作时间有差异。例如,对花粉过敏者多在花粉传播季节症状明显加重。
2.感冒:症状相对多样,除了鼻部症状如流涕、鼻塞外,还常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可高可低)、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一般喷嚏次数较少,鼻涕开始为清水样后期可能会变为黏液脓性,感冒通常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具有一定自限性,多在受凉、劳累等机体抵抗力下降后发病,无明显特定过敏原接触相关性。
二、病程
1.过敏性鼻炎:病程具有反复发作性,若未脱离过敏原且未得到有效控制,会反复出现上述鼻部及相关过敏症状,可持续数周甚至数月,在脱离过敏原并经适当治疗后症状可缓解,但容易再次发作。
2.感冒:病程相对较短,一般经过5-7天左右多数可自行痊愈,即使不进行特殊治疗,症状也会逐渐减轻消失,当然也可通过一些对症治疗药物来缓解不适症状,但病程不会过长。
三、病因机制
1.过敏性鼻炎:是机体接触过敏原后,免疫系统发生异常反应引起的。具体来说,过敏原进入机体后,会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IgE,这些抗体结合在肥大细胞等炎症细胞表面,当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过敏原与肥大细胞表面的IgE结合,促使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从而引发鼻黏膜的炎症反应,导致一系列过敏症状出现,其发病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都有关系,有过敏家族史的人群相对更容易患过敏性鼻炎。
2.感冒: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的病毒有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等,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病毒容易侵入上呼吸道引发感染,病毒在呼吸道黏膜细胞内复制繁殖,引起呼吸道黏膜炎症,进而出现相应的感冒症状,一般不存在特异性的过敏原参与发病过程。
四、诊断要点
1.过敏性鼻炎: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包括症状发作与接触过敏原的关系、家族过敏史等,还可能进行过敏原检测,如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通过这些检查来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原以及对何种过敏原过敏,从而辅助诊断过敏性鼻炎。
2.感冒: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发病情况等进行初步诊断,一般根据典型的全身及呼吸道症状,结合发病前有受凉等诱因来判断,必要时可能会进行血常规等检查,若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升高,常提示病毒感染,支持感冒的诊断。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患过敏性鼻炎或感冒时症状可能不太典型,需更加仔细观察。例如儿童患过敏性鼻炎时,可能除了鼻部症状外,还容易出现咳嗽等表现,家长要留意;儿童感冒时,需特别关注体温变化及精神状态,因为儿童病情变化相对较快,若出现高热不退、精神萎靡等情况要及时就医。老年人由于机体抵抗力较弱,患感冒后恢复相对较慢,且容易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患过敏性鼻炎时要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同时由于老年人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诊断和处理时要综合考虑其整体健康状况。孕妇患感冒或过敏性鼻炎时,用药需格外谨慎,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的诊断和处理,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