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戒烟避刺激、营养支持、锻炼呼吸功能)、控制感染(急性加重期据药敏选敏感抗生素,稳定期反复感染可短疗程用抗生素)、清除气道分泌物(物理排痰、用祛痰药物)、处理咯血(少量保守治疗,中量或大量就医用药物或介入治疗)、外科治疗(符合适应证可手术,禁忌证者不宜手术)。
一、一般治疗
1.戒烟与避免刺激:吸烟会加重支气管扩张病情,患者应严格戒烟,同时避免接触有害气体、粉尘等刺激因素,以减少对呼吸道的进一步损伤,这对于维持呼吸道正常功能、延缓病情进展至关重要,尤其是长期吸烟的患者,戒烟后呼吸道炎症等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善。
2.营养支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对于维持机体正常免疫功能和呼吸道黏膜的修复等很重要。对于存在营养不良的患者,合理的饮食搭配,如增加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维生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呼吸道健康恢复,不同年龄、性别和生活方式的患者都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调整饮食结构来满足营养需求。
3.锻炼呼吸功能:进行呼吸训练,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可改善呼吸功能。缩唇呼吸能增加气道外口段阻力,防止气道过早陷闭,减少呼气时气道阻力;腹式呼吸可增强膈肌活动度,提高肺通气量。不同年龄的患者锻炼方式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当调整,比如儿童可在家长引导下进行简单的呼吸锻炼游戏来辅助练习。
二、控制感染
1.急性加重期抗感染:当支气管扩张出现急性加重,有咳嗽、咳痰增多、发热等感染表现时,需根据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例如,常见的致病菌有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若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选用头孢他啶等抗生素;若为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可选用阿莫西林等。不同病情严重程度和病史的患者,抗感染方案会有所差异,医生会综合评估后制定合适方案。
2.稳定期抗感染:对于支气管扩张稳定期患者,一般不常规使用抗生素,但如果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情况,可根据情况短疗程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加重,比如对于频繁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时间应用抗生素,以减少感染对呼吸道的损害。
三、清除气道分泌物
1.物理排痰:包括胸部叩击、体位引流等。胸部叩击是通过有节奏地轻拍患者背部,使分泌物松动;体位引流则是根据病变部位采取不同的体位,利用重力作用使痰液流出。对于儿童患者,进行胸部叩击和体位引流时要注意力度和体位的安全性,避免造成损伤;不同年龄、病情的患者,体位引流的具体体位和时间等需由医生评估后确定。
2.使用祛痰药物:可选用祛痰药物,如氨溴索等,促进痰液排出。氨溴索能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黏度,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
四、处理咯血
1.少量咯血:一般采取保守治疗,如休息、消除紧张情绪等。少量咯血时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保持情绪稳定,减少因紧张导致的咯血加重,不同情绪状态的患者都需要做好心理安抚工作。
2.中量或大量咯血:需及时就医,可能需要使用垂体后叶素等药物收缩血管,减少咯血。但垂体后叶素有收缩血管的作用,对于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谨慎使用。大量咯血时还可能需要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等介入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由医生制定。
五、外科治疗
1.手术适应证:对于反复大咯血,经内科治疗无效;病变局限,经充分的内科治疗仍有反复感染或咯血;伴有严重的不可逆的气道阻塞,肺功能明显下降等情况,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比如病变局限且反复大咯血经内科治疗无法控制的患者,可评估后考虑手术切除病变肺组织。
2.手术禁忌证:存在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病变广泛等情况不宜手术。对于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手术风险较高,需谨慎评估是否适合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