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皮肤过敏是怎么回事
小儿皮肤过敏是小儿皮肤接触致敏物质后免疫系统被激活引发皮肤异常反应,常见诱因有食物、吸入性和接触性过敏原,临床表现有皮肤症状及其他表现,诊断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过敏原,预防可从饮食、环境控制和生活方式入手,不同年龄段小儿表现有差异,有过敏史小儿需特别留意环境等。
一、小儿皮肤过敏的定义
小儿皮肤过敏是指小儿的皮肤接触到某些致敏物质后,免疫系统被激活,引发的一系列皮肤异常反应。这些致敏物质可以是食物、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多种物质。
二、常见诱因
1.食物因素:对于婴幼儿来说,常见的易引起过敏的食物有牛奶、鸡蛋、鱼虾、坚果等。例如,牛奶中的蛋白质可能会引起部分小儿的过敏反应,这是因为小儿的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某些食物蛋白的耐受性较差。据相关研究统计,约有6%-8%的婴幼儿会对牛奶蛋白过敏。
2.吸入性过敏原: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是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在花粉传播的季节,小儿接触到空气中的花粉颗粒后,皮肤可能会出现红斑、瘙痒等过敏症状。尘螨则常常存在于室内的灰尘、床单、被罩等地方,小儿接触后也容易引发皮肤过敏。
3.接触性过敏原:某些化学物质、化妆品、洗涤剂等可能成为接触性过敏原。比如,小儿穿着新的合成纤维材质的衣物,可能会因衣物材质引起接触性过敏,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疹等。
三、临床表现
1.皮肤症状
红斑:皮肤会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斑块,可弥漫分布或局限于某一部位。例如,接触过敏原后,局部皮肤迅速出现边界清楚的红斑。
丘疹:皮肤表面出现隆起的小疙瘩,直径一般小于1厘米。在花粉过敏的小儿中,可能会在面部、颈部等暴露部位出现散在的丘疹。
瘙痒:这是小儿皮肤过敏常见的症状之一,小儿会因瘙痒而不断搔抓皮肤,可能会导致皮肤破损、继发感染等情况。据临床观察,超过80%的皮肤过敏小儿会有不同程度的瘙痒表现。
2.其他表现:严重的皮肤过敏可能会伴有呼吸急促、呕吐、腹泻等全身症状。例如,食物过敏引起的严重过敏反应可能会导致小儿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等表现,需要紧急处理。
四、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小儿的过敏史、家族过敏史、发病前接触的物质、饮食情况等。比如,了解小儿是否曾经对某种食物或物质有过过敏反应,家族中是否有人患有过敏性疾病等。
2.体格检查:医生会仔细检查小儿皮肤的症状表现,包括红斑、丘疹、瘙痒等的部位、范围等情况。
3.实验室检查
过敏原检测:可以通过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方法来检测小儿对哪些物质过敏。皮肤点刺试验是将少量常见的过敏原刺入皮肤表层,观察皮肤的反应来判断是否过敏;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则是通过检测血液中特异性抗体的水平来确定过敏原。
五、预防措施
1.饮食方面:对于婴幼儿,母乳喂养是预防食物过敏的有效措施之一,因为母乳中的成分相对不易引起过敏。如果是人工喂养,应选择经过适度水解的配方奶粉。添加辅食时要遵循由少到多、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密切观察小儿食用新食物后的反应。
2.环境控制: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定期清扫灰尘,使用防螨寝具,减少尘螨的滋生。在花粉传播季节,尽量减少小儿外出的时间,若外出可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品。避免小儿接触刺激性的化学物质,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洗涤剂和护肤品。
3.生活方式:培养小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体质,有助于提高小儿的免疫力。保证小儿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饮食,适当进行户外活动等。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小儿皮肤过敏在不同年龄段的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婴幼儿由于皮肤更加娇嫩,护理时需要更加小心。对于有过敏史的小儿,家长要格外留意其周围环境和接触的物质,一旦发现过敏迹象要及时采取措施。同时,要避免给小儿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或护肤品等。在选择衣物时,应选择纯棉材质的衣物,减少合成纤维等可能引起过敏的材质对小儿皮肤的刺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