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预防霉菌性阴道炎,需从多方面入手。个人卫生上要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过度清洁阴道;生活习惯方面要注意经期卫生、合理穿衣、适度运动与休息;饮食要均衡、适量饮水;还需积极治疗基础疾病、避免滥用抗生素,以维持身体正常状态,破坏霉菌生长环境,降低发病风险
一、个人卫生方面
1.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天用清水清洗外阴,注意清洗顺序,由前向后,避免将肛门处的细菌带到阴道。要选择棉质、宽松的内裤,勤换内裤,换洗的内裤需用开水烫洗,阳光下暴晒,以达到杀菌的目的。这是因为潮湿温暖的环境有利于霉菌生长繁殖,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可破坏霉菌生长的环境。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如青春期女性代谢旺盛,更要注意及时更换内裤;老年女性因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自净能力减弱,更需注重外阴清洁和内裤的消毒处理。
2.避免过度清洁阴道:阴道内有正常的菌群平衡,过度使用阴道洗液等会破坏阴道的酸碱平衡,反而容易诱发霉菌性阴道炎。正常阴道pH值在3.8~4.4之间,过度清洁会改变这一正常范围,为霉菌滋生创造条件。无论是年轻女性还是绝经后女性,都应避免频繁使用阴道洗液,以维持阴道的正常微生态环境。
二、生活习惯方面
1.注意经期卫生:卫生巾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且要勤换卫生巾,一般2~4小时更换一次,经期避免性生活,防止细菌感染引发霉菌性阴道炎。青春期女性经期身体抵抗力相对较低,更要严格注意经期卫生;对于患有基础疾病的女性,如糖尿病患者,经期更易发生霉菌性阴道炎,需格外重视经期的各项卫生措施。
2.合理穿衣:不穿紧身化纤内裤,尽量选择透气性好的衣物,让会阴部保持通风透气的状态,减少局部温度和湿度,不利于霉菌生长。不同体型的人群在选择衣物时都应遵循这一原则,例如较胖的人群选择衣物时更要注重透气性,避免因局部不透气而增加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病风险。
3.适度运动与休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但要注意运动后及时更换潮湿的衣物。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一般成年人每天需要7~8小时的睡眠时间,良好的休息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免疫功能,使身体有能力抵御霉菌等病原体的侵袭。对于孕期女性,适度运动和充足休息尤为重要,孕期身体负担加重,免疫力相对下降,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自身和胎儿的健康。
三、饮食方面
1.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菠菜、西兰花等)和水果(苹果、橙子等),保持饮食的均衡。同时要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因为高糖食物会使阴道内糖原增加,酸度增高,有利于霉菌生长繁殖。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在饮食均衡方面有不同的体现,儿童期要注意保证各种营养素的摄入以促进生长发育;老年人则要在均衡饮食基础上注重低盐、低脂等,同时避免过多高糖食物以防血糖波动诱发霉菌性阴道炎。
2.适量饮水:每天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多排尿,通过尿液冲洗尿道和阴道,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一般建议每天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左右,不同性别在饮水量上无绝对差异,但根据活动量等会有所调整,例如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需要摄入更多水分。
四、疾病相关方面
1.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时,要积极控制血糖水平。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霉菌生长,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霉菌性阴道炎容易反复发作。对于糖尿病患者,无论是儿童、成年人还是老年人,都要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可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和必要的药物治疗等方式来实现血糖的稳定控制,从而降低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病风险。
2.避免滥用抗生素:抗生素的滥用会破坏阴道内的正常菌群平衡,导致霉菌过度生长而引发霉菌性阴道炎。在使用抗生素时,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只有在明确有细菌感染且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才使用,并且不要自行延长抗生素的使用疗程。不同年龄阶段使用抗生素时都要谨慎,例如儿童在使用抗生素时更要严格掌握指征,避免因不当使用抗生素而引发霉菌性阴道炎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