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哮喘与支气管哮喘可从病史、症状表现、体征、辅助检查及特殊人群等方面鉴别,心源性哮喘常见于有器质性心脏病史者,发作时多有强迫端坐位、咳粉红色泡沫样痰等,查体有心率快、奔马律、双肺湿啰音哮鸣音等,影像学见心脏增大肺淤血征、BNP升高等;支气管哮喘多有过敏或家族史,发作时以喘息等呼吸道症状为主,查体双肺过清音、弥漫哮鸣音,影像学缓解期可无异常发作期两肺透亮度增加,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特殊人群各有特点。
一、病史方面
心源性哮喘:常见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病史的人群,如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其发生往往与心脏功能不全相关,例如患者可能有心肌梗死、心肌病等病史,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异常,进而引发肺循环淤血等情况。不同年龄的患者,若本身有基础心脏疾病,更易出现心源性哮喘。比如老年患者,随着年龄增长,心脏功能可能逐渐衰退,原有心脏疾病容易诱发心源性哮喘。
支气管哮喘:多有过敏史或哮喘家族史,患者往往有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呼吸道感染等诱发因素。各年龄阶段均可发病,儿童及青少年相对多见,生活方式中若长期接触过敏原环境等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二、症状表现方面
症状特点
心源性哮喘:发作时患者常表现为突发的呼吸困难,强迫端坐位,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呼吸困难特点是呼吸急促,频率加快,患者感觉气不够用,同时由于肺循环淤血,会咳出带有泡沫的粉红色痰液,这是因为肺泡和支气管黏膜淤血,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所致。
支气管哮喘:主要症状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多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发作时双肺可闻及广泛的哮鸣音,咳嗽后可缓解,典型的表现是呼气性呼吸困难,患者呼气费力,时间延长。
伴随症状
心源性哮喘:常伴有心悸、心慌等心脏方面的症状,因为心脏功能异常是根本原因,还可能伴有血压异常等情况,由于心脏泵血功能改变,血压可能会有波动。
支气管哮喘:一般心脏方面症状不明显,主要以呼吸道相关症状为主,除非病情非常严重导致机体缺氧等情况间接影响心脏,但相对心源性哮喘来说,心脏本身的伴随症状不突出。
三、体征方面
心源性哮喘:查体可发现心率增快,心尖部可闻及奔马律,双肺满布湿啰音和哮鸣音。心率增快是因为心脏为了维持机体供血,代偿性加快搏动;奔马律是由于心室舒张期负荷过重,心室肌张力减退与顺应性减退,以致心室舒张时,血液充盈引起室壁振动所致;双肺湿啰音是因为肺循环淤血,肺泡内有渗出液。
支气管哮喘:发作时双肺叩诊过清音,听诊弥漫性哮鸣音,呼气相延长。过清音是因为肺部含气量增多,哮鸣音是由于气道痉挛、狭窄,气流通过时产生的音响。
四、辅助检查方面
影像学检查
心源性哮喘:胸部X线检查可见心脏增大,肺淤血征,如肺门阴影增大,肺纹理增多,KerleyB线等。心脏增大是因为心脏本身器质性病变导致结构改变,肺淤血征是肺循环淤血的影像学表现。
支气管哮喘:胸部X线检查在缓解期可无明显异常,发作期可见两肺透亮度增加,呈过度通气状态。这是因为发作时支气管痉挛,气体潴留于肺内,导致肺透亮度增加。
实验室检查
心源性哮喘:脑钠肽(BNP)等指标升高,BNP是反映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心功能不全时,心室壁张力增加,刺激BNP分泌增加,所以心源性哮喘患者BNP水平明显升高。
支气管哮喘:血常规检查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这是因为支气管哮喘是一种过敏性疾病,嗜酸性粒细胞参与了过敏反应过程。
特殊人群方面,对于儿童患者,心源性哮喘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需高度重视其基础心脏疾病情况,及时排查;老年患者无论是心源性哮喘还是支气管哮喘,都要更加关注其各器官功能状态,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老年患者可能存在的多器官功能衰退等情况,谨慎选择检查和治疗措施。女性患者在妊娠等特殊生理时期,哮喘的发作可能会有变化,需密切监测,而心源性哮喘在妊娠合并心脏疾病时需特别警惕,因为妊娠会增加心脏负担,可能诱发心源性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