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放疗会引发多种后遗症,口腔及咽喉部有口干(唾液腺受损致分泌减少,严重影响吞咽且儿童长期口干易致龋齿)、咽喉黏膜反应(疼痛、吞咽困难,儿童更难配合进食需关注营养);耳部有听力下降(影响交流及儿童语言发育,需听力检测后用辅助设备)、分泌性中耳炎(耳闷、耳鸣,儿童还影响平衡和语言理解);颈部皮肤及软组织有皮肤纤维化(皮肤变硬等致颈部活动受限,女性影响美观)、软组织萎缩(致局部凹陷,影响颈部外形和功能及儿童面部颈部发育);神经系统有放射性脑病(少见但严重,头痛等,儿童影响更重需谨慎放疗)、颅神经损伤(如三叉神经损伤致面部感觉减退等、舌下神经损伤致舌肌萎缩等,影响生活质量)。
口干:放疗会损伤唾液腺,导致唾液分泌减少。这是较为常见的后遗症之一,严重时患者会感觉口腔干燥,难以吞咽固体食物,需频繁饮水来缓解。研究表明,放疗后唾液腺功能受损的程度与放疗剂量、照射范围等因素相关,大剂量放疗或照射范围包含唾液腺区域时,口干症状往往更为明显。对于儿童患者,长期口干可能影响牙齿发育,增加龋齿发生的风险,因为唾液有清洁口腔、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唾液减少后口腔自洁能力下降。
咽喉黏膜反应:放疗过程中咽喉部黏膜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表现为咽喉疼痛、吞咽困难。初期可能是黏膜充血、水肿,随着放疗进行,可能出现黏膜糜烂、溃疡等情况。患者在进食时会感到疼痛加剧,严重影响营养摄入。不同年龄的患者对咽喉黏膜反应的耐受程度不同,儿童可能因疼痛更难以配合进食,需要关注其营养状况,必要时可考虑肠内营养支持等方式来保证营养供给。
耳部症状
听力下降:放疗可能影响中耳结构及功能,导致听力下降。其机制可能与放疗引起的中耳炎症、内耳损伤等有关。听力下降会对患者的交流等产生影响,尤其是儿童患者,可能影响其语言发育和学习。通过听力检测可以发现听力损失的程度,对于出现听力下降的患者,早期可能需要佩戴助听器等辅助设备来改善听力状况。
分泌性中耳炎:放疗后咽鼓管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引发分泌性中耳炎,表现为耳闷、耳鸣等症状。患者会感觉耳朵有堵塞感,耳鸣可能为持续性或间歇性,这会干扰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心理状态。对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还可能影响其平衡功能和语言理解能力,需要及时进行耳部相关检查和相应治疗,如鼓膜穿刺抽液等。
颈部皮肤及软组织症状
皮肤纤维化:放疗区域的皮肤会出现纤维化改变,表现为皮肤变硬、弹性降低、色泽改变等。颈部皮肤纤维化可能导致颈部活动受限,影响患者的头部转动等日常活动。不同个体对皮肤纤维化的反应不同,一些患者可能在放疗后数月至数年逐渐出现皮肤纤维化表现。对于女性患者,颈部皮肤纤维化可能影响美观,进而对其心理产生一定影响,需要给予心理疏导等人文关怀。
软组织萎缩:放疗还可能引起颈部软组织萎缩,导致局部凹陷等情况。这与放疗对软组织细胞的损伤有关,软组织萎缩可能会影响颈部的外形和功能,如颈部的支撑功能等。在儿童患者中,软组织萎缩可能影响其面部和颈部的正常发育比例,需要密切观察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神经系统症状
放射性脑病:较少见但严重的后遗症,可能出现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等症状。其发生与放疗剂量、照射野等因素密切相关。放射性脑病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等手段来辅助诊断。对于有放射性脑病症状的患者,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来改善认知和神经功能,但儿童患者由于神经系统处于发育阶段,放射性脑病的影响可能更为严重,需要谨慎评估放疗方案以减少此类后遗症的发生。
颅神经损伤:鼻咽癌放疗可能损伤颅神经,常见的有三叉神经损伤,表现为面部感觉减退、疼痛等;舌下神经损伤可导致舌肌萎缩、伸舌偏斜等。不同颅神经损伤会出现相应的特定症状,这些症状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如面部感觉减退可能导致患者对危险的感知能力下降,舌肌萎缩影响进食和语言功能等。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颅神经损伤的表现进行相应的评估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