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炎的引发因素包括感染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因素及其他因素。感染因素有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肺炎链球菌等)和病毒(如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感染可致胸膜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类风湿关节炎约10%-50%患者合并胸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约30%-50%患者有胸膜炎表现;其他因素如胸部外伤使胸膜受损可引发,肿瘤累及胸膜也会导致胸膜炎。
一、感染因素导致胸膜炎
1.细菌感染:
结核分枝杆菌是引起胸膜炎较为常见的细菌病原体。当人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结核分枝杆菌可通过血行播散等途径到达胸膜部位。例如,肺结核患者如果病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结核分枝杆菌可能会蔓延至胸膜,引发结核性胸膜炎。研究表明,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其中部分人会发展为结核性胸膜炎。在年龄方面,青少年和老年人相对更容易受到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影响而引发胸膜炎,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免疫力相对较弱;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力逐渐下降,更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
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引起的肺炎,如果病情严重,炎症也可能蔓延至胸膜,导致细菌性胸膜炎。例如,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当肺部炎症累及胸膜时,就可能引发胸膜炎。这种情况在有基础肺部疾病的人群中更为常见,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其肺部本身存在慢性炎症,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因细菌感染引发胸膜炎。
2.病毒感染:
病毒如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等也可引起胸膜炎。以流感病毒为例,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病毒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胸膜,引发病毒性胸膜炎。在生活方式方面,流感流行季节,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频繁的人更容易感染流感病毒,从而增加患病毒性胸膜炎的风险。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在流感流行时感染流感病毒后,发生病毒性胸膜炎的几率相对较高。
病毒感染引发的胸膜炎通常具有一定的自限性,但在病情发展过程中也可能给患者带来不适症状,需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二、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胸膜炎
1.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当累及胸膜时可引起胸膜炎。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导致胸膜出现炎症反应。研究发现,约有10%-5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会合并胸膜炎。在性别方面,女性患类风湿关节炎的几率相对高于男性,因此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合并胸膜炎的比例可能相对较高。对于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需要长期关注自身胸膜情况,因为病情的活动可能会导致胸膜炎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等。
2.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也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胸膜引发胸膜炎。自身抗体攻击胸膜等组织,导致炎症发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约有30%-50%会出现胸膜炎相关表现。在年龄上,系统性红斑狼疮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但以育龄女性多见,所以育龄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需要特别注意胸膜炎的发生风险,定期进行胸部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胸膜炎并及时处理。
三、其他因素导致胸膜炎
1.胸部外伤:
胸部受到直接的撞击、刺伤等外伤时,可能会导致胸膜受损,从而引发胸膜炎。例如,车祸导致的胸部外伤、高处坠落时胸部着地等情况,都可能使胸膜破裂,外界的细菌等病原体容易侵入胸膜腔,引发炎症反应。对于有胸部外伤史的人群,尤其是外伤后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要警惕胸膜炎的发生,及时进行胸部检查,如胸部X线、CT等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胸膜损伤及胸膜炎情况。
2.肿瘤累及胸膜:
原发性胸膜肿瘤或者其他部位的肿瘤转移至胸膜时,可引起胸膜炎。例如,肺癌、乳腺癌等肿瘤细胞可转移至胸膜,导致胸膜出现肿瘤性病变,引发胸膜炎。肿瘤累及胸膜时,炎症反应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除了肿瘤细胞本身对胸膜的刺激外,还可能伴有机体免疫反应的参与。在年龄较大的人群中,肿瘤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因此老年人需要更加关注身体状况,定期进行肿瘤筛查,以便早期发现肿瘤累及胸膜导致的胸膜炎。同时,对于有肿瘤病史的人群,要密切随访胸部情况,因为肿瘤复发或转移可能会引发胸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