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的症状有哪些
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症状包括记忆力减退(早期近记忆受损,随病情进展远记忆受累,与大脑海马体等病变有关)、学习和获取新知识能力下降(因大脑认知功能全面减退,影响学习中枢相关区域功能)、语言障碍(表现为找词困难等,与语言中枢相关脑区病变有关);日常生活能力障碍相关症状有执行功能减退(与大脑前额叶等区域功能受损有关)、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因大脑对身体运动协调及日常生活流程认知功能减退所致);精神行为异常相关症状包含情绪和人格改变(与大脑神经递质失衡及边缘系统等脑区功能异常有关)、幻觉和妄想(由大脑感知觉处理和认知判断功能紊乱引起);不同年龄段及人群有特殊表现,老年女性因生理因素患老年痴呆风险高且症状有特点,有家族病史老年人发病年龄早、症状进展快,长期不良生活方式老年人发病风险高且症状出现早、进展快。
学习和获取新知识能力下降:患者很难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比如难以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变化,学习使用新的电子设备等会变得非常困难。这是因为大脑的认知功能全面减退,包括对新信息的处理和整合能力下降,影响了大脑的学习中枢相关区域的功能。
语言障碍:表现为找词困难,说话时会出现词汇缺乏、用词不当等情况,可能在表达自己意图时出现障碍,例如想要表达某个物品的名称却无法准确说出。严重时可能出现失语症,表现为不能理解他人语言或自己完全不能说话等。语言中枢相关脑区的病变是导致语言障碍的重要原因,大脑左半球语言相关区域的神经细胞受损,影响了语言的生成和理解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障碍相关症状
执行功能减退: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执行复杂任务的能力下降,例如不能合理规划日常活动,如不知道如何安排一天的家务、购物等活动的顺序。执行功能涉及大脑的前额叶等区域,这些区域的功能受损会导致患者在计划、组织、解决问题等方面出现困难。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逐渐出现穿衣、洗漱、进食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的情况。比如穿衣时会出现顺序混乱,不知道先穿哪只袖子;进食时可能出现吞咽困难等问题。这是由于大脑对身体各部位运动的协调功能以及对日常生活流程的认知功能减退所致,身体运动控制中枢和认知-运动整合相关区域的病变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精神行为异常相关症状
情绪和人格改变:患者可能出现情绪不稳定,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易怒等情绪变化。人格方面可能发生改变,例如原本性格温和的人变得变得暴躁、多疑等。这与大脑神经递质失衡有关,如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改变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和人格调节功能,大脑边缘系统等与情绪和人格相关的脑区功能异常导致了这些精神行为的改变。
幻觉和妄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幻觉,如看到不存在的东西、听到不存在的声音等;也可能出现妄想,例如坚信自己被他人迫害、自己有特殊的身份等。这是由于大脑的感知觉处理和认知判断功能紊乱引起的,大脑颞叶、顶叶等相关区域的病变干扰了正常的感知和思维过程,导致患者出现不符合现实的感知觉体验和错误的信念。
不同年龄段及人群的特殊表现
老年女性:由于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等生理因素,老年女性患老年痴呆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且在症状表现上可能在认知功能减退的基础上,更容易出现一些与雌激素相关的神经保护机制减弱相关的表现,例如在记忆减退等方面可能进展相对较快。在精神行为异常方面,可能更易出现抑郁等情绪问题,这与女性的生理周期变化及激素水平波动对大脑的影响有关。
有家族病史的老年人:这类人群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发病年龄可能相对较早,且在症状出现时,可能在认知功能减退的速度上相对更快。在日常生活能力障碍方面,可能更早出现执行功能减退和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的情况,因为遗传因素导致大脑相关病变的发生发展更快,影响了大脑的正常功能运作。
长期不良生活方式的老年人:如长期缺乏运动、高脂高糖饮食、吸烟酗酒等,会增加老年痴呆的发病风险,且在症状表现上,认知功能减退可能会更早出现,日常生活能力障碍进展可能也会加快。因为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速大脑血管的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等),影响大脑的血液供应和营养物质输送,进而影响大脑的正常认知和运动功能相关区域的功能,导致症状提前出现且进展加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