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过敏性皮炎瘙痒加剧与神经因素、皮肤屏障功能、激素水平波动有关,可通过皮肤护理(适度清洁、做好保湿)、环境调节(控制温湿度、选合适床上用品)缓解,儿童患者要防搔抓、用儿童专用品,老年患者要避刺激止痒法、注意基础疾病影响。
一、夜间过敏性皮炎瘙痒加剧的原因
1.神经因素影响:夜间人体交感神经兴奋性相对降低,副交感神经相对占优势,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对瘙痒刺激的敏感度会有所变化,使得对过敏性皮炎相关瘙痒信号的感知更明显。此外,夜间环境安静,人体注意力更易集中在皮肤瘙痒上,放大了瘙痒的感受。比如有研究表明,在夜间皮肤神经纤维的放电频率可能会出现一定变化,从而影响瘙痒的主观感受。
2.皮肤屏障功能变化:经过一天的活动,皮肤的屏障功能在夜间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过敏性皮炎患者原本受损的皮肤屏障在夜间修复能力相对较弱,皮肤的锁水功能和抵御外界刺激的能力进一步减弱,外界的一些微小刺激更容易引发瘙痒反应。同时,夜间皮肤水分蒸发相对白天可能会有不同,皮肤相对干燥的状态也会加重瘙痒感,因为干燥的皮肤会使皮肤表面的神经末梢更容易受到刺激而产生瘙痒信号。
3.激素水平波动:人体的激素水平在夜间会有一定波动,例如皮质醇等具有抗炎作用的激素水平在夜间相对较低。过敏性皮炎患者本身存在免疫炎症反应,皮质醇水平的降低会使得炎症反应相对更难以得到抑制,炎症介质如组胺等的释放可能会增多,进而导致瘙痒症状在夜间加重。像一些研究发现,皮质醇水平的昼夜节律变化与皮肤炎症和瘙痒有密切关联,夜间皮质醇水平下降可能是过敏性皮炎夜间瘙痒加剧的一个因素。
二、缓解夜间过敏性皮炎瘙痒的非药物干预方法
1.皮肤护理方面
保持皮肤清洁适度:使用温水洗澡,水温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37℃~40℃,洗澡时间也不宜过长,5~10分钟即可。过度清洁会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而清洁不彻底又可能加重刺激。对于过敏性皮炎患者,可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沐浴产品,避免使用含有香料、酒精等刺激性成分的沐浴露。例如,一些医学研究显示,使用温和沐浴产品能减少对过敏性皮炎皮肤的刺激,降低夜间瘙痒的发生概率。
做好皮肤保湿:洗澡后及时涂抹保湿剂,选择不含香料、防腐剂等刺激性成分的医学护肤品。保湿剂可以帮助恢复皮肤的屏障功能,减少水分流失。建议选择含有甘油、透明质酸等成分的保湿产品,这些成分能够有效地锁住皮肤水分,保持皮肤湿润。有研究表明,规律使用保湿剂的过敏性皮炎患者,皮肤瘙痒程度会有所减轻,尤其在夜间效果较为明显。
2.环境调节方面
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将室内温度调节在22℃~25℃,相对湿度保持在40%~60%。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可以减少皮肤因干燥或过热过冷而产生的刺激。例如,干燥的环境会使皮肤水分流失加快,加重瘙痒,而湿度过高可能会滋生霉菌等微生物,也不利于皮肤健康。可以使用加湿器和温度计来监测和调节室内的温湿度。
选择合适的床上用品:使用纯棉材质的床单、被套,因为纯棉材质透气性好,不容易引起皮肤过敏反应。避免使用化纤材质的床上用品,化纤材质可能会摩擦皮肤,或者引起静电刺激皮肤,导致夜间瘙痒加重。定期清洗床上用品,保持清洁,减少尘螨等过敏原的滋生,尘螨是常见的引起过敏性皮炎的过敏原,减少尘螨接触有助于缓解瘙痒症状。
三、特殊人群夜间过敏性皮炎瘙痒的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
儿童的皮肤更为娇嫩,在夜间护理时要特别注意避免过度搔抓。可以给儿童剪短指甲,防止搔抓导致皮肤破损继发感染。同时,儿童使用的护肤品要严格选择儿童专用的温和产品,避免使用成人护肤品,因为成人护肤品可能含有儿童不耐受的成分。例如,儿童过敏性皮炎患者在夜间瘙痒时,家长要更密切地关注,及时采取措施安抚儿童情绪,防止其因瘙痒而过度搔抓。
2.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皮肤的屏障功能更差,夜间瘙痒时要注意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止痒方法,如热水烫洗等。热水烫洗会进一步破坏老年患者的皮肤屏障,加重瘙痒和皮肤损伤。老年患者可以选择轻轻拍打瘙痒部位来缓解不适,同时要注意穿着宽松舒适的棉质衣物,减少衣物对皮肤的摩擦。另外,老年患者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在选择缓解瘙痒的措施时要充分考虑基础疾病的影响,比如有糖尿病的老年过敏性皮炎患者,皮肤破损后更易发生感染,所以更要注意皮肤的护理和避免搔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