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因是什么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因包括病原体感染和机体因素。病原体感染有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等)和细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机体因素涉及年龄(儿童免疫系统不成熟、老年人免疫衰退等)、基础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免疫缺陷性疾病等)、生活方式(缺乏运动、营养不良、过度劳累、环境因素等)。
一、病原体感染
1.病毒感染
鼻病毒:是引起普通感冒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约有50%的普通感冒由鼻病毒引起。鼻病毒有众多血清型,可通过飞沫传播或接触被污染的物品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相对更容易感染鼻病毒引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例如,在学校等儿童聚集场所,鼻病毒很容易在儿童之间传播导致集体发病。
冠状病毒:也是常见的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其中某些型别可引起普通感冒或较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冠状病毒同样通过飞沫传播,不同年龄人群均可感染,不过儿童感染后症状可能相对较轻,但也有引发较严重呼吸道感染的情况报道。
流感病毒:包括甲型、乙型流感病毒等。流感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往往病情相对较重,具有季节性,在流感流行季节发病率较高。人群普遍易感,儿童、老年人、孕妇以及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感染后更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肺炎等。例如,甲型H1N1流感病毒曾在全球引发大规模流行,对不同年龄人群都有影响。
2.细菌感染
溶血性链球菌:是较为常见的引起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的病原体。通常是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或者直接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例如,急性扁桃体炎很多是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导致,儿童和青少年相对更容易发生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溶血性链球菌容易侵入上呼吸道引发炎症。
肺炎链球菌:也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相关疾病,如部分肺炎链球菌感染可先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然后病情进一步发展。人群中各年龄阶段均可感染,但儿童和老年人感染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
二、机体因素
1.年龄因素
儿童: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成熟,呼吸道黏膜屏障功能较弱,呼吸道局部的免疫球蛋白分泌不足等,使得儿童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而发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例如,婴幼儿时期,从母体获得的免疫球蛋白逐渐减少,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建立,所以相对成人更易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且病情变化可能较为迅速。
老年人: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免疫系统功能衰退,呼吸道黏膜萎缩、防御功能下降,同时常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这些因素都使得老年人对病原体的抵抗力降低,容易发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且感染后病情往往较重,恢复较慢。
2.基础疾病因素
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群: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患者,呼吸道的防御和调节功能受损,气道反应性增高,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刺激而引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且感染后呼吸道症状可能更严重,容易导致原有病情的加重。例如,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呼吸道感染时,容易诱发哮喘发作,出现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
患有免疫缺陷性疾病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由于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对病原体的清除能力减弱,极易发生各种病原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且感染后病情往往较为复杂,难以控制。
3.生活方式因素
缺乏运动:长期缺乏运动的人,身体的免疫力会下降,呼吸道的纤毛运动功能可能减弱,不利于清除呼吸道内的病原体,从而增加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风险。例如,长期久坐办公室、缺乏体育锻炼的人群,相比经常运动的人群,更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
营养不良:如果饮食中缺乏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会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使机体抵抗力降低,容易发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比如,挑食、节食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的人群,患呼吸道感染的几率相对较高。
过度劳累:长期过度劳累会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消耗大量能量,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了病原体感染的易感性。例如,长期熬夜、工作强度过大的人群,身体疲劳,容易引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环境因素:长期处于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如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粉尘、有害气体等,会损伤呼吸道黏膜,降低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容易引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此外,居住环境拥挤、通风不良等也会增加病原体传播的机会,从而提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概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