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炎具有多种特征,症状表现有胸痛(常见、尖锐刺痛、深呼吸等加剧、可放射)、呼吸困难(积液致肺扩张换气受限、不同人群表现不同)、咳嗽(刺激性干咳、合并感染可咳痰);体征表现有胸膜摩擦音(听诊搔抓样粗糙音、吸气呼气可闻、屏气消失)和胸腔积液体征(少量积液体征不明显,中大量积液有胸廓饱满等表现、老年体征可能不典型);影像学表现包括X线(少量积液肋膈角变钝等、儿童表现与成人不同)、CT(更敏感、可发现不易察觉病变、孕妇需权衡利弊)、超声(可探无回声区、准确定量定位、儿科常用);实验室检查表现有血常规(细菌感染白细胞等升高、病毒感染有相应变化、儿童表现不典型)、胸腔积液检查(渗出液有相应特征、可明确病因如结核、恶性等)。
胸痛:是胸膜炎最常见的症状,多为sharp(尖锐)、stabbing(刺痛)样疼痛,一般是单侧胸部疼痛,在深呼吸、咳嗽或转动身体时疼痛会加剧,疼痛可放射至肩部或腹部等部位。例如,有研究表明,约90%以上的胸膜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胸痛症状,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因个体差异以及病情严重程度而有所不同。
呼吸困难:这是由于胸膜炎症导致胸膜腔内积液,影响了肺的扩张和换气功能所致。患者会感觉呼吸急促、浅快,严重时可能会出现端坐呼吸等情况。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婴幼儿可能会出现鼻翼扇动等表现。对于有基础心肺疾病的患者,如老年人本身肺功能就有所下降,胸膜炎导致的呼吸困难可能会更为明显,会进一步影响其生活质量和活动耐力。
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射,因胸膜受到炎症刺激而引起。如果胸膜炎合并有细菌感染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可能会出现少量咳痰的情况。在儿童中,由于其呼吸道相对较敏感,胸膜炎引起的咳嗽可能会更频繁一些,但要注意与其他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咳嗽相鉴别。
体征表现
胸膜摩擦音:这是胸膜炎比较典型的体征,听诊时可闻及一种搔抓样、粗糙的声音,吸气和呼气时均可听到,屏气时消失。其产生机制是炎症导致胸膜表面粗糙,两层胸膜在呼吸运动时相互摩擦所致。不同年龄段的患者都可能出现胸膜摩擦音,但儿童由于体型等因素,听诊时可能需要更仔细的操作才能发现。
胸腔积液体征:当胸膜炎导致胸腔积液时,会出现相应的体征。少量积液时可能体征不明显,中等量及大量积液时,患侧胸廓饱满,触觉语颤减弱,叩诊呈浊音或实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胸廓弹性降低等因素,胸腔积液体征可能不典型,需要结合影像学等检查来明确。
影像学表现
X线检查:少量胸腔积液时,可见肋膈角变钝;中等量积液时,表现为胸腔下部均匀的致密影,上缘呈外高内低的弧形;大量积液时,患侧胸腔大部分呈致密影,纵隔向健侧移位。儿童患者进行X线检查时,需要注意辐射剂量的控制,并且由于儿童胸廓的生理特点,X线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需要专业医生进行准确判断。
CT检查:CT对于胸腔积液的检出比X线更敏感,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胸腔内积液的量和分布情况,还可以发现一些X线不易察觉的病变,如胸膜增厚、包裹性积液等。在诊断不明确时,CT检查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胸膜炎的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进行CT检查时需要权衡利弊,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超声检查:超声可以探测到胸腔内的无回声区,准确判断胸腔积液的量和位置,还可以引导胸腔穿刺抽液等操作。超声检查具有无创、可重复性强等优点,在床边即可进行检查,对于实时评估病情有重要意义。在儿科患者中,超声检查是常用的辅助诊断方法之一,能够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胸腔积液相关信息。
实验室检查表现
血常规: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胸膜炎,血常规可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白细胞计数可能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升高。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血常规的表现可能不如成人典型,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胸腔积液检查:胸腔穿刺抽取积液进行检查是诊断胸膜炎的重要方法。如果是渗出液,外观多为草黄色、血性等,比重高于1.018,蛋白含量大于30g/L,白细胞计数增多,以中性粒细胞或淋巴细胞为主,可通过进一步的细菌培养、结核菌涂片及培养等检查来明确病因。对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中可能找到结核菌;对于恶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中可能发现癌细胞等异常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