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肿瘤有多种常见症状和不同类型的特殊症状。常见症状包括皮肤肿块(形态多样、生长速度因肿瘤和年龄而异)、皮肤颜色改变(色素和其他颜色改变及不同年龄意义不同)、皮肤溃疡与出血(形成及出血表现因肿瘤而异且不同人群需关注);不同类型皮肤肿瘤有特殊症状,基底细胞癌好发于头面部曝光部位、多见于中老年人且长期户外工作紫外线暴露频繁者风险高;鳞状细胞癌多见于皮肤黏膜交界处等、中老年人高发且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者风险增加;恶性黑色素瘤具ABCDE特征、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且有家族病史者为高危人群。
一、皮肤肿瘤常见症状
(一)皮肤肿块
1.形态特点:皮肤肿瘤常表现为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的肿块,有的呈结节状、菜花状等。例如基底细胞癌,多表现为缓慢生长的结节状肿块,表面可有溃疡、结痂等;鳞状细胞癌常为菜花状或溃疡型肿块。不同类型皮肤肿瘤的肿块形态有一定特征差异,这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等有关。
2.生长速度:部分皮肤肿瘤生长速度较快,如恶性黑色素瘤,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而一些良性皮肤肿瘤生长相对缓慢,如皮脂腺囊肿,可能数月甚至数年才会有较明显变化。年龄因素会影响生长速度,一般老年人机体代谢相对缓慢,肿瘤生长速度可能相对较慢,但也不能一概而论,还需结合具体肿瘤类型判断。
(二)皮肤颜色改变
1.色素变化:恶性黑色素瘤常表现为色素不均匀、边界不规则的斑片或肿块,颜色可呈黑色、棕色、红色、白色等多种颜色混合;而一些良性色素痣通常颜色均匀,边界清晰。不同年龄人群皮肤颜色改变的意义有所不同,儿童的皮肤肿瘤色素改变需特别注意排查恶性可能,因为儿童皮肤较为娇嫩,肿瘤发展可能相对隐匿但潜在风险较高;老年人皮肤本身可能有色素沉着等基础情况,对于新出现的皮肤颜色改变更要警惕肿瘤可能。
2.其他颜色改变:皮肤肿瘤还可能导致皮肤出现红斑、白斑等改变。例如鲍恩病,可表现为红色斑片,边界清楚,表面有鳞屑。生活方式中长期紫外线暴露的人群,皮肤更容易出现颜色改变相关的皮肤肿瘤,因为紫外线会损伤皮肤细胞DNA,诱发肿瘤发生,进而引起皮肤颜色等改变。
(三)皮肤溃疡与出血
1.溃疡形成:很多皮肤肿瘤会出现溃疡,如鳞状细胞癌常形成溃疡,边缘隆起,底部高低不平;基底细胞癌也可形成溃疡,周边卷起。皮肤溃疡的形成与肿瘤细胞侵袭破坏皮肤组织有关。病史方面,如果患者有长期皮肤慢性炎症等病史,发生皮肤肿瘤并出现溃疡的风险可能增加。对于老年人,皮肤修复能力相对较弱,皮肤溃疡一旦形成,愈合相对困难,且更易继发感染等并发症。
2.出血表现:皮肤肿瘤患者可能出现出血情况,轻者表现为少量渗血,重者可大量出血。例如恶性黑色素瘤表面容易破溃出血。特殊人群中,儿童皮肤肿瘤出血时由于其身体机能尚未完全发育,出血后的处理需更加谨慎,要避免感染等情况发生,而老年人凝血功能可能下降,出血后止血相对困难,需要更关注出血情况并及时采取合适措施。
二、不同类型皮肤肿瘤的特殊症状
(一)基底细胞癌
1.好发部位与表现:好发于头面部等曝光部位,初期多为小的半透明结节,表面可有毛细血管扩张,逐渐可形成溃疡,边缘呈珍珠状隆起。年龄上多见于中老年人,因为随着年龄增长,皮肤受紫外线等损伤积累,更容易发生基底细胞癌。生活方式中长期户外工作、紫外线暴露频繁的中老年人患基底细胞癌的风险更高。
(二)鳞状细胞癌
1.好发部位与表现:多见于皮肤黏膜交界处,如口唇、龟头等部位,也可发生在曝光部位。常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疣状或菜花状肿块,易破溃出血。中老年人相对高发,有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中老年人患鳞状细胞癌的风险增加,因为这些不良生活方式可能损伤皮肤黏膜组织,促进肿瘤发生。
(三)恶性黑色素瘤
1.特征表现:具有ABCDE特征,A(Asymmetry)为不对称,病变两部分不对称;B(Borderirregularity)为边界不规则,边缘不整齐;C(Colorvariegation)为颜色多样,有多种颜色混合;D(Diameter)为直径大于6mm;E(Evolving)为病变进行性变化。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中老年人相对多见,有家族黑色素瘤病史的人群属于高危特殊人群,需更加密切监测皮肤变化,因为遗传因素在恶性黑色素瘤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这类人群要定期自查皮肤,一旦发现可疑病变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