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百日咳的症状
百日咳有典型症状和非典型症状,典型症状包括成人的阵发性痉挛性咳嗽等阶段表现,非典型症状有婴儿幼儿及成人的特殊表现,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孕妇、儿童有不同注意事项,百日咳具传染性需关注隔离与治疗等相关情况
一、典型症状
1.咳嗽
成人百日咳的咳嗽具有独特的特征,通常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呈一连串急促的咳嗽,可达十几声甚至更多,患者在咳嗽末会出现深长的吸气声,发出“鸡鸣样”吼声。这种咳嗽可以持续数周甚至数月,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睡眠。例如,有研究表明,百日咳患者的咳嗽频率在发作期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且咳嗽的剧烈程度会对患者的呼吸功能等产生影响,长时间的剧烈咳嗽可能导致胸部肌肉酸痛、甚至出现肋骨骨折等情况。
咳嗽的发生与百日咳杆菌感染呼吸道后,引起呼吸道黏膜炎症,刺激呼吸道感受器有关,炎症持续刺激使得气道反应性增高,从而引发阵发性痉挛性咳嗽。
2.卡他期症状
在病程早期(卡他期),症状类似于普通感冒,包括流涕、打喷嚏、轻度咳嗽、低热等。一般持续1-2周。此阶段患者可能未意识到是百日咳,容易被忽视,因为这些症状与普通上呼吸道感染无明显差异。例如,患者可能出现鼻塞,流涕症状类似普通感冒的清涕,但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同时体温一般在38℃左右,不会出现高热。这是因为百日咳杆菌初期在呼吸道黏膜定植繁殖,引起轻度的炎症反应,导致类似普通感冒的症状。
3.痉咳期症状
进入痉咳期后,咳嗽症状加重,表现为典型的痉挛性咳嗽。除了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和鸡鸣样吼声外,患者可能还会出现面红耳赤、舌向外伸、眼睑浮肿等表现。这是由于剧烈的咳嗽导致胸腔内压力增高,影响了面部的血液循环和静脉回流等。痉咳期一般持续2-6周,长者可达2个月。例如,有些患者在痉咳时,面部会因为血管压力变化而变得通红,眼睑也会因为静脉回流受阻出现浮肿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和生活质量。
4.恢复期症状
痉咳逐渐减轻、停止,鸡鸣样吼声消失,此为恢复期。恢复期一般持续2-3周。但在这一阶段,患者的身体仍需要时间恢复,体力相对较弱,可能还会有偶尔的轻咳等情况。例如,患者在恢复期可能活动后会有少量咳嗽,但不像痉咳期那样剧烈,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恢复到发病前的状态。
二、非典型症状
1.婴儿及幼儿百日咳症状
婴儿由于咳嗽反射较弱,典型的痉咳可能不明显,而表现为阵发性屏气、发绀、呼吸暂停等。这是因为婴儿的呼吸道较窄,剧烈咳嗽时容易出现气道梗阻等情况。例如,婴儿在痉咳期可能会突然出现面色发紫,呼吸暂停几秒钟,然后又恢复呼吸,但可能反复出现这种情况,容易被家长误认为是其他紧急情况,如窒息等。同时,婴儿可能还会伴有喂养困难,因为剧烈咳嗽后吃奶时容易出现呛咳等情况,导致体重增长缓慢等。
2.成人非典型症状表现
部分成人百日咳可能症状不典型,咳嗽相对较轻,痉咳期不明显,仅表现为长期咳嗽,可持续数周甚至数月。有些患者可能被误诊为支气管炎、咽炎等。例如,有些成人患者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经过多种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后来经过百日咳相关检查才确诊为百日咳。这是因为成人的免疫系统相对较为完善,感染百日咳杆菌后的炎症反应可能不如儿童那么典型,咳嗽的表现形式较为多样,容易被忽视或误诊。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
老年人患百日咳时,由于其身体机能衰退,咳嗽可能导致呼吸、心血管等系统的并发症风险增加。例如,剧烈咳嗽可能诱发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也可能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的病情。老年人在患百日咳后需要密切观察自身的呼吸频率、心率等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老年人的免疫力较低,病情可能进展相对较快,需要更加重视早期诊断和治疗。
2.孕妇
孕妇患百日咳时,咳嗽可能影响胎儿的血氧供应等。剧烈咳嗽可能导致腹压增加,对子宫产生一定的压力。孕妇需要谨慎用药,因为很多药物可能对胎儿有影响。在治疗方面,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措施,如通过非药物干预缓解咳嗽症状,如适当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湿润等。同时,孕妇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因为劳累可能加重咳嗽等症状,对自身和胎儿的健康都不利。
3.儿童(非婴儿期)
儿童(非婴儿期)患百日咳时,需要注意与其他儿童的隔离,因为百日咳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在学校等集体场所,如果有儿童确诊百日咳,需要及时告知学校采取隔离措施,避免疾病的传播。同时,患病儿童需要保证充足的休息,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以增强身体抵抗力,促进病情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