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病变可引发多种症状,动眼神经受累致眼睑下垂等,面神经受累现面瘫,展神经受累致眼球外展受限;锥体束受损有肢体运动障碍及肌张力改变;感觉障碍包括躯体及深部感觉异常;脑干网状结构受累出现意识障碍、睡眠-觉醒周期紊乱;还有头痛、呕吐等早期非特异性症状,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各有特点,需综合排查脑干病变。
一、颅神经受损相关症状
1.动眼神经受累:可出现眼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等表现,这是因为脑干内动眼神经核团等结构受损,影响了动眼神经的正常功能,导致眼部肌肉运动异常,在儿童中可能表现为视物时出现斜视等情况,由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但仍可通过眼部体征初步提示脑干病变可能。
2.面神经受累:可出现面瘫症状,表现为一侧面部肌肉无力、口角歪斜等,这是脑干内面神经相关神经通路受损所致,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能出现,但儿童由于面部肌肉协调性等特点,面瘫表现可能与成人有一定差异,需要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3.展神经受累:可引起眼球外展受限等表现,展神经在脑干内走行,其受损会影响眼球向外的运动功能,对于有此类症状的患者,无论年龄大小,都需要进一步排查脑干病变情况。
二、锥体束受损相关症状
1.肢体运动障碍:常见表现为肢体无力,可从一侧肢体逐渐发展到双侧肢体,例如一侧上肢或下肢力量减弱,活动不灵活,严重时可能出现行走困难、持物不稳等情况。在儿童中,若出现不明原因的运动发育落后或原有运动能力倒退,结合锥体束受损表现需高度警惕脑干肿瘤可能,因为脑干病变影响锥体束传导会干扰运动信号的传递,从而导致肢体运动功能异常。
2.肌张力改变:可出现肌张力增高或减低,肌张力增高时肢体僵硬,被动活动时阻力增大;肌张力减低时肢体松软,活动时感觉缺乏力量。不同年龄人群肌张力改变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儿童由于神经系统发育阶段的特殊性,肌张力异常可能更易被忽视,但也是脑干肿瘤早期可能出现的重要症状之一,通过神经系统查体可以发现肌张力的异常变化。
三、感觉障碍相关症状
1.躯体感觉异常:部分患者可出现身体某部位的感觉减退或过敏,例如皮肤对痛觉、温度觉等的感知异常。对于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感觉障碍的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但总体上是脑干内感觉传导通路受损的体现,在排查脑干肿瘤时,感觉障碍的评估也是重要的一方面,尤其是当患者出现难以用其他原因解释的感觉异常时,需进一步检查脑干情况。
2.深部感觉障碍:可能表现为肢体位置觉、震动觉等深部感觉的异常,这是因为脑干内与深部感觉传导相关的神经结构受损,会影响对肢体位置和震动等感觉信息的传递和处理,对于一些从事精细活动的人群,如长期从事手工劳作的人,若出现深部感觉异常更应引起重视,排查脑干病变情况。
四、脑干网状结构受累相关症状
1.意识障碍:早期可能出现嗜睡、昏睡等不同程度的意识改变,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昏迷等严重意识障碍。脑干网状结构与意识的维持密切相关,其受损会影响觉醒状态和意识水平。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神经系统的脆弱性,脑干肿瘤导致的意识障碍可能进展较快,需要密切观察意识状态的变化;对于老年人,本身脑功能有所减退,脑干肿瘤引起的意识障碍可能更容易被忽视,需通过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来早期发现。
2.睡眠-觉醒周期紊乱:可出现睡眠增多、难以唤醒或睡眠减少、频繁觉醒等睡眠-觉醒周期的异常改变,这是脑干网状结构中调节睡眠-觉醒的神经机制受到影响所致,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的人,出现睡眠-觉醒周期紊乱时更应警惕是否存在脑干病变,因为原本规律的生活方式被打破后出现的异常可能与脑干肿瘤等病变相关。
五、其他早期非特异性症状
1.头痛:部分患者可出现头痛症状,多为隐痛或胀痛,疼痛部位不固定,这是由于脑干肿瘤占位效应引起颅内压轻度升高或对周围神经结构的刺激所致。儿童头痛可能表述不清,常表现为哭闹不安等,需要家长密切观察;老年人由于对疼痛的敏感性可能有所下降,头痛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容易被忽视,所以对于不明原因的头痛,尤其是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时,需考虑脑干病变的可能。
2.呕吐:可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多为喷射性呕吐,这是因为脑干肿瘤导致颅内压增高刺激呕吐中枢引起的。儿童呕吐可能是较为突出的早期表现之一,由于儿童颅缝尚未完全闭合,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除了喷射性呕吐外,还可能伴有前囟膨隆等;老年人出现呕吐时需排除其他消化系统疾病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脑干肿瘤导致颅内压增高引起呕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