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癌有多种症状表现,包括淋巴结肿大,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肿大,发生机制是淋巴瘤细胞在淋巴结内大量增殖;全身症状有发热、盗汗、消瘦,发热原因是肿瘤细胞释放物质致体温调节紊乱,盗汗与肿瘤细胞代谢活跃有关,消瘦因肿瘤细胞消耗营养及患者食欲减退;结外器官受累症状包括胃肠道受累可致腹痛、腹泻等,皮肤受累有瘙痒、皮疹等,呼吸道受累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还有其他症状如肝脾肿大、血液系统表现,肝脾肿大因淋巴瘤细胞浸润,血液系统表现与淋巴瘤对骨髓浸润等有关。
一、淋巴结肿大
1.表现形式:淋巴癌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无痛性、进行性的淋巴结肿大,通常是颈部、腋窝或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出现肿大。这种肿大的淋巴结质地较硬,可推动,早期可能单个出现,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多个融合。例如,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约60%-80%的患者会以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且多见于颈部淋巴结。在儿童淋巴癌中,也常见颈部或纵隔淋巴结的肿大,男孩和女孩在这方面并无明显性别差异,但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和表现可能略有不同,一般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更容易出现纵隔淋巴结受累的情况。
2.发生机制:淋巴瘤细胞在淋巴结内大量增殖,导致淋巴结结构破坏和体积增大。这是由于淋巴系统是人体的免疫防御系统,当淋巴细胞发生恶变时,异常的细胞不断增殖,聚集在淋巴结内,引起淋巴结肿大。
二、全身症状
1.发热: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呈低热、中等度热甚至高热,体温波动较大。例如,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约有30%-50%会出现发热,发热类型多为周期性发热,即热退数天后又再次发热。发热的原因是肿瘤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等物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调节紊乱。不同年龄的患者发热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患者发热可能相对更急骤,但机制与成人相似。
2.盗汗:患者夜间或入睡后出汗较多,可伴有被褥潮湿等情况。盗汗的发生与肿瘤细胞的代谢活跃有关,肿瘤细胞增殖过程中消耗大量能量,导致机体代谢率升高,夜间休息时出现出汗增多的现象。对于不同性别来说,盗汗的发生并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在特殊人群如老年人中,由于其身体机能相对较弱,盗汗可能会对其生活质量产生更明显的影响,需要更加关注皮肤的清洁和护理,防止因出汗过多导致皮肤感染等问题。
3.消瘦:患者在短期内出现体重明显下降,一般体重减轻超过原来体重的10%。消瘦的原因是肿瘤细胞大量增殖,消耗机体营养物质,同时肿瘤患者常伴有食欲减退等情况,进一步导致营养摄入不足,从而引起体重下降。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人,在患淋巴癌出现消瘦时,可能身体机能下降更快,需要在治疗的同时,结合适当的营养支持来改善营养状况。
三、结外器官受累症状
1.胃肠道受累:如果淋巴瘤累及胃肠道,可能出现腹痛、腹泻、腹部肿块、肠梗阻等症状。例如,非霍奇金淋巴瘤中胃肠道受累较为常见,约占结外病变的40%-50%。腹痛可能为隐痛或胀痛,腹泻可为稀便或黏液便等。对于有长期胃肠道不适病史的人群,出现上述症状时更应警惕淋巴癌的可能。儿童胃肠道受累时,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因为胃肠道是营养吸收的重要场所,肿瘤累及后会导致营养吸收障碍,需要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2.皮肤受累:部分患者会出现皮肤瘙痒、皮疹等皮肤表现。皮肤瘙痒可能是全身性的,也可能局限于某个部位。皮肤受累的淋巴瘤类型中,蕈样肉芽肿是一种常见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斑块等。不同性别在皮肤受累症状上并无明显差异,但女性患者可能更关注皮肤的外观变化,在出现皮肤症状时可能会更及时就医,但也可能因过度关注而产生心理压力,需要医护人员给予心理支持。
3.呼吸道受累:当淋巴瘤累及呼吸道时,可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例如,纵隔淋巴结肿大可能压迫气管,导致呼吸困难。对于长期吸烟的人群,出现呼吸道受累症状时,淋巴癌的排查更为重要,因为吸烟是多种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同时吸烟也会加重呼吸道的症状,影响病情的判断和治疗。
四、其他症状
1.肝脾肿大:部分患者会出现肝脾肿大,可通过体检或影像学检查发现。肝脾肿大的发生是由于淋巴瘤细胞浸润肝脾组织。儿童肝脾肿大时,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器官功能,需要密切监测肝脾功能的变化。不同年龄的患者,肝脾肿大的程度和对身体的影响有所不同,老年人肝脾功能相对较弱,肝脾肿大可能会加重肝脏和脾脏的负担,影响其正常功能。
2.血液系统表现:一些患者可能出现贫血、白细胞计数异常等血液系统表现。贫血可导致患者面色苍白、乏力等;白细胞计数异常可能表现为白细胞增多或减少。血液系统表现的发生与淋巴瘤对骨髓的浸润等因素有关。对于有血液系统基础疾病的人群,出现淋巴癌相关血液系统表现时,病情的诊断和治疗更为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原发病和淋巴癌的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