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乳腺结节
乳腺结节是乳腺组织增生及退行性变形成的小肿块,是多种乳腺疾病表现,可通过触诊、影像学检查发现。按病因分增生性(与内分泌紊乱有关,育龄女性易患)和肿瘤性(含良恶性,乳腺癌与多种因素相关,年龄增长乳腺癌发病风险升高);按影像学表现分囊性(多数良性)和实性(良恶性判断复杂)。检查有超声(初步筛查,年轻致密乳腺适用)、钼靶(40岁以上敏感,年轻致密乳腺受影响)、MRI(复杂情况评估)。处理上良性结节无症状小者定期随访,大者或有症状可药物或手术;恶性乳腺癌需综合制定治疗方案。不同人群注意事项不同,育龄期要良好生活方式和自查,更年期要关注健康、饮食体重,有家族遗传史人群要更早筛查。
一、乳腺结节的定义
乳腺结节是乳腺组织增生及退行性变,形成的小肿块。它不是一种特定的疾病,而是多种乳腺疾病的一个表现。可通过触诊、影像学检查(如乳腺超声、乳腺X线摄影等)被发现。
二、乳腺结节的分类及相关因素
(一)根据病因分类
1.增生性乳腺结节
与内分泌紊乱有关,尤其是雌激素和孕激素失衡。女性在月经周期中,由于激素水平变化,乳腺组织会出现增生和复旧不全,从而形成结节。例如,长期精神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的女性,体内激素调节易紊乱,更易出现增生性乳腺结节。从年龄角度看,育龄期女性相对更易受激素波动影响而出现此类结节。
2.肿瘤性乳腺结节
包括良性肿瘤(如纤维腺瘤等)和恶性肿瘤(如乳腺癌等)。纤维腺瘤多见于青年女性,一般与乳腺组织对雌激素敏感性异常增高有关;而乳腺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家族遗传(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相对较高)、基因突变(如BRCA1/BRCA2基因等突变)、长期暴露于不良环境因素等。年龄方面,随着年龄增长,乳腺癌的发病风险逐渐升高,更年期后的女性相对更需警惕乳腺癌相关结节。
(二)根据影像学表现分类
1.囊性结节
在乳腺超声等检查中表现为含有液体的囊性结构。其形成与乳腺导管扩张、分泌物潴留等有关。一般来说,囊性结节多数为良性,但也需定期随访观察其变化。
2.实性结节
超声或X线检查显示为无液体成分的实性组织。实性结节的良恶性判断相对复杂,需要结合结节的形态、边界、血流等多种因素综合评估。例如,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血流丰富的实性结节,恶性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三、乳腺结节的检查方法及意义
(一)乳腺超声检查
是乳腺结节初步筛查的常用方法。它可以清晰地显示乳腺组织的结构,判断结节是囊性还是实性,还能观察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界等情况。对于年轻女性(尤其是乳腺组织较致密的人群),超声检查是较为合适的筛查手段,因为它无辐射且对软组织分辨力较好。
(二)乳腺X线摄影(钼靶)
对检测乳腺内的钙化等情况较为敏感。在40岁以上的女性中,钼靶检查有助于发现一些微小的钙化灶,而这些钙化灶可能与乳腺癌相关。但对于年轻女性,由于乳腺组织致密,钼靶检查的敏感性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三)磁共振成像(MRI)
对于一些复杂情况的乳腺结节评估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结节方面。它可以更清晰地显示结节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但一般不作为首选的筛查方法,多在其他检查提示问题时进一步使用。
四、乳腺结节的处理原则
(一)良性乳腺结节
如果是良性的增生性结节,对于无症状且结节较小的情况,可定期随访观察,一般建议3-6个月进行一次乳腺超声等检查,观察结节的大小、形态等有无变化。如果结节有增大趋势或出现疼痛等不适症状,可考虑进一步的治疗,如药物治疗(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且药物主要是缓解症状等,不一定能使结节消失)或手术切除。对于良性肿瘤性结节,如纤维腺瘤等,若结节较大(一般直径大于2-3厘米)或有生长趋势等,多建议手术切除。
(二)恶性乳腺结节(乳腺癌)
一旦确诊为乳腺癌,需要根据肿瘤的分期、患者的身体状况等综合制定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早期乳腺癌通过积极治疗,预后相对较好,而晚期乳腺癌的治疗则更注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五、不同人群乳腺结节的注意事项
(一)育龄期女性
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避免长期熬夜,保持心情舒畅,减少精神压力。因为情绪波动和生活不规律易影响内分泌,进而加重乳腺结节相关问题。同时,要重视乳腺自查,每月定期进行乳腺自我检查,如发现结节变化应及时就医。
(二)更年期女性
随着雌激素水平的变化,更年期女性乳腺结节的发生风险可能增加。要更加密切关注乳腺健康,除了定期进行乳腺检查外,还应注意饮食均衡,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取,保持适当的体重。因为肥胖可能会影响激素代谢,从而对乳腺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三)有家族遗传史人群
这类人群应更早开始进行乳腺相关检查,一般建议从比家族中最早发病年龄提前10年左右开始进行乳腺筛查,如30岁左右就可开始定期进行乳腺超声、钼靶等检查。同时,要了解家族遗传相关疾病的具体情况,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监测和预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