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是儿童因维生素D缺乏致钙、磷代谢紊乱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有初期、活动期、恢复期、后遗症期表现,通过病史等诊断,需与其他病鉴别,预防包括孕妇乳母及婴儿期措施,治疗用维生素D和钙剂,不同人群有特点及注意事项,防治需从预防入手早期诊治减少影响
一、佝偻病的定义与病因
佝偻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缺乏,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其病因主要包括:日光照射不足,人体皮肤内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可转变为维生素D,婴幼儿若日照不足,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维生素D摄入不足,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较少,若儿童日常饮食中维生素D补充不够;生长速度快,如早产儿、双胎儿出生后生长发育迅速,对维生素D和钙的需要量增多,若不及时补充易患佝偻病;疾病与药物影响,胃肠道或肝胆疾病会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长期服用抗惊厥药物可使体内维生素D不足。
二、佝偻病的临床表现
1.初期:多见于6个月以内,尤其是3个月以内小婴儿。主要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增高,如易激惹、烦闹、汗多刺激头皮而摇头等,但这些非特异性表现并非佝偻病的特异症状,仅作为临床早期诊断的参考依据。
2.活动期(激期):
骨骼改变:不同年龄小儿骨骼表现不同。6月龄以内婴儿颅骨软化,用四指指尖轻压枕骨、拇指轻压顶骨中央,可感觉颅骨稍内陷,随手指放松而弹回,似压乒乓球样;7-8月龄时,变成“方盒样”头型(从上向下看),即额骨和顶骨双侧骨样组织增生呈对称性隆起;1岁左右的小儿可见胸廓畸形,如肋骨串珠,好发于7-10肋,骨样组织增生使局部隆起,外观似串珠状;郝氏沟,是由于膈肌附着处的肋骨受膈肌牵拉而内陷,同时上部肋骨向外隆起,形成一道沿肋骨走向的横沟;1岁左右的小儿还可出现“O”型腿或“X”型腿等下肢畸形。
肌肉松弛:患儿全身肌肉松弛,肌张力降低,肌力减弱。坐、立、行等运动功能发育落后,腹部膨隆如蛙腹。
3.恢复期:经适当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或消失。血清钙、磷浓度逐渐恢复正常,碱性磷酸酶约需1-2个月降至正常水平。X线表现于2-3周后即有改善,临时钙化带重新出现,逐渐致密并增宽,骨质密度逐渐恢复正常。
4.后遗症期:多见于2岁以后的儿童,因婴幼儿期严重佝偻病,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无任何临床症状,血生化正常,X线检查骨骼干骺端病变已消失。
三、佝偻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主要根据病史、临床表现、血生化及骨骼X线检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是诊断佝偻病的可靠指标,血清25-(OH)D在早期即明显降低。同时,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等指标也有相应变化,活动期血清钙稍降低,血磷明显降低,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骨骼X线检查可发现长骨钙化带消失,干骺端呈毛刷样、杯口状改变等特征性表现。
2.鉴别诊断:需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软骨营养不良、脑积水等疾病鉴别。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除有生长发育迟缓、智能低下等表现外,还有特殊面容,如眼距宽、鼻梁低平、舌大宽厚等,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及甲状腺素(T4)测定可资鉴别;软骨营养不良是一种遗传性软骨发育障碍,出生时即可见四肢短、头大、前额突出等特殊体态,血钙、磷正常;脑积水患儿头围异常增大,前囟大且张力高,CT或MRI检查可帮助诊断。
四、佝偻病的预防与治疗
1.预防
孕妇及乳母:孕妇应多晒太阳,饮食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钙、磷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乳母也应保证充足的日照,多摄入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以保证乳汁中维生素D的含量满足婴儿需求。
婴儿期:婴儿出生后应尽早开始户外活动,平均每日户外活动应在1小时以上。新生儿出生2周后,每日给予维生素D400-800国际单位,早产儿、双胎儿出生后1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800国际单位,3个月后改为400国际单位,同时适当补充钙剂。
2.治疗
维生素D治疗:活动期佝偻病患儿可给予维生素D制剂口服,如普通维生素D制剂等,大剂量维生素D治疗应有严格的适应证,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钙剂补充:在补充维生素D的同时,可适当补充钙剂,以纠正钙缺乏。
五、不同人群佝偻病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早产儿:早产儿因出生时体内维生素D储备不足,且生长发育更快,更容易发生佝偻病。应更早开始补充维生素D,出生后1周即需补充,且剂量可适当增加,同时密切监测维生素D及骨骼情况。
2.双胎儿:双胎儿生长速度较单胎儿更快,对维生素D和钙的需求更多,应加强维生素D和钙的补充,出生后即开始补充维生素D,剂量通常高于单胎儿,并定期监测相关指标。
3.母乳喂养儿: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但母乳喂养是婴儿最好的喂养方式,应确保乳母摄入足够的维生素D,以保证乳汁中维生素D含量,同时婴儿应按时补充维生素D,保证每日维生素D的摄入量。
4.人工喂养儿:人工喂养儿应选择维生素D强化的配方奶,同时按照推荐剂量补充维生素D,避免因配方奶中维生素D含量不足而导致佝偻病发生。
总之,佝偻病的防治需要从预防入手,重视儿童的日照、维生素D及钙的补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减少佝偻病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