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宝宝有什么症状
脑瘫宝宝通常有以下表现:一是运动发育落后,特定月龄的运动发展里程碑常滞后,年龄越小干预对改善运动功能越有利,有高危因素的宝宝需密切关注;二是肌张力异常,有增高和降低两种表现,个体差异和脑部损伤部位不同表现不同,年龄小表现可能不典型,有高危因素的宝宝要警惕;三是姿势异常,包括静态和动态姿势异常,不同类型脑瘫表现有别,随运动能力发展逐渐显现和变化,有相关病史的宝宝要关注;四是反射异常,原始反射延迟消失、保护性反射减弱或不出现,是判断脑瘫的重要依据,不同年龄段反射表现和意义不同,高危因素宝宝反射检查重要;五是其他症状,常见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等,与脑瘫严重程度和脑部损伤部位有关,年龄小症状不明显,有高危因素的宝宝要关注智力、语言等发展情况。
一、运动发育落后
1.正常婴儿在特定月龄会有相应的运动发展里程碑,而脑瘫宝宝常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比如,3个月时不能抬头,一般正常婴儿在23个月时俯卧位就可抬头45°90°;6个月时不能翻身,正常婴儿通常在46个月时学会从仰卧位翻至俯卧位或从俯卧位翻至仰卧位;8个月时不会独坐,正常婴儿多在68个月时能独坐片刻;1岁不能独站,正常婴儿一般在910个月时能独自站立片刻;1岁半不能独走,正常婴儿多在1218个月时开始独自行走。
2.这种运动发育落后在不同年龄段的表现差异明显,低龄阶段主要体现在头部控制、翻身等基础动作上,随着年龄增长,在坐、爬、站、走等更复杂的运动技能方面的落后会愈发显著。年龄越小,发现运动发育落后并进行干预,对宝宝未来运动功能的改善越有利。若宝宝存在早产、低体重、窒息等高危因素,更要密切关注其运动发育情况。
二、肌张力异常
1.肌张力增高表现为肌肉较硬,被动活动时阻力增加。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表现,婴儿期可表现为身体打挺,头后仰,双下肢伸直、内收交叉呈剪刀状;较大儿童则可能出现走路时尖足、足跟不能着地,上肢屈曲、手指紧握等。这是由于脑部损伤影响了对肌肉张力的正常调节。
2.肌张力降低表现为肌肉松软,被动活动时阻力减小,肢体可过度伸展。婴儿期表现为抱起来时感觉身体像“面条”一样无力,头部不能竖直,四肢下垂;较大儿童则表现为运动时动作迟缓、无力,难以完成精细动作。
3.脑瘫宝宝的肌张力异常情况因个体差异和脑部损伤部位不同而有所不同。年龄越小,肌张力异常的表现可能越不典型,需要专业医生进行细致评估。对于有家族遗传病史、母亲孕期感染等高危因素的宝宝,更应警惕肌张力异常的发生。
三、姿势异常
1.静态姿势方面,宝宝在仰卧位时可出现头偏向一侧,四肢不对称,一侧肢体伸展,另一侧肢体屈曲;俯卧位时可表现为头部不能抬起,上肢不能支撑身体,臀部高于头部;坐位时可出现脊柱后凸或侧弯,身体前倾或后倾。
2.动态姿势方面,宝宝在爬行时可出现一侧肢体运动不协调,呈“拖曳”状爬行;站立时可表现为双下肢不等长,骨盆倾斜;行走时可出现剪刀步态、共济失调步态等。不同类型的脑瘫姿势异常表现有所不同,如痉挛型脑瘫多表现为肢体僵硬、姿势固定;手足徐动型脑瘫则表现为肢体不自主的、无目的的运动,导致姿势不稳定。
3.姿势异常在不同年龄段会随着宝宝的运动能力发展而逐渐显现和变化。年龄较小的宝宝姿势异常可能不太明显,但随着运动功能的发展,异常姿势会愈发突出。对于有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等病史的宝宝,要特别关注其姿势发育情况。
四、反射异常
1.原始反射延迟消失,正常婴儿出生后会有一些原始反射,如握持反射、拥抱反射、吸吮反射等,这些反射在一定月龄会自然消失。而脑瘫宝宝的这些原始反射可能会延迟消失,比如握持反射通常在34个月时消失,若6个月后仍存在,则可能提示有异常。
2.保护性反射减弱或不出现,正常婴儿在受到外界刺激时会出现一些保护性反射,如降落伞反射,一般在89个月时出现,当宝宝被突然向前下方倾斜时,会伸出双手做保护动作。脑瘫宝宝可能此反射减弱或不出现。
3.反射异常是判断脑瘫的重要依据之一。不同年龄段的反射表现和意义不同,医生会根据宝宝的年龄和反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对于有围生期脑损伤等高危因素的宝宝,反射检查尤为重要。
五、其他症状
1.智力低下是脑瘫宝宝常见的伴随症状之一,约有75%的脑瘫宝宝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表现为学习能力差、记忆力减退、对周围事物反应迟钝等。智力低下的程度因个体差异而异,轻度智力低下的宝宝经过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智力水平;而重度智力低下的宝宝则可能需要长期的特殊教育和护理。
2.语言障碍也较为常见,约65%95%的脑瘫宝宝存在语言问题,表现为发音不清、说话迟缓、语言表达困难等。语言障碍的发生与脑部损伤影响语言中枢的发育有关,同时也与宝宝的运动障碍、智力低下等因素相互影响。
3.癫痫也是部分脑瘫宝宝可能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为25%50%。癫痫发作的类型多样,如全身性发作、部分性发作等。癫痫的发作会进一步加重脑部损伤,影响宝宝的智力和运动发育。
4.这些伴随症状的出现与脑瘫的严重程度和脑部损伤部位有关。年龄越小,伴随症状可能越不明显,随着宝宝的成长会逐渐显现。对于有脑瘫家族史、母亲孕期患有糖尿病等高危因素的宝宝,要密切关注其智力、语言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