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天疱疮
天疱疮是一组由表皮细胞松解引起的自身免疫性慢性大疱性皮肤病,分为寻常型、增殖型、落叶型和红斑型,病因与自身免疫因素密切相关,某些药物、感染等可能诱发。不同人群(儿童、老年人、女性在孕期或生理期等)患病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对措施各有不同。其诊断依靠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荧光检查,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和血浆置换。该病病程长,部分患者可临床缓解但易复发,不规范治疗会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特殊人群(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治疗时需特殊关注和谨慎用药。
一、天疱疮的定义
天疱疮是一组由表皮细胞松解引起的自身免疫性慢性大疱性皮肤病。患者体内产生针对自身皮肤或黏膜中某些成分的自身抗体,这些抗体与皮肤或黏膜中的靶抗原结合,激活免疫系统,导致角质形成细胞间黏附功能破坏,从而形成水疱和大疱。
二、天疱疮的分类及特点
1.寻常型天疱疮:是最常见且严重的类型,好发于中年人。口腔黏膜损害出现较早且较为严重,表现为疼痛性糜烂面。皮肤损害表现为外观正常的皮肤或红斑基础上出现松弛性水疱和大疱,疱壁薄,易破溃形成糜烂面,且不易愈合,尼氏征阳性(用手指轻压水疱顶部,水疱可向周围扩展;或用手指摩擦外观正常的皮肤,可使表皮脱落)。
2.增殖型天疱疮:是寻常型天疱疮的变异型,多发生于免疫力较低的年轻人。皮损好发于腋窝、乳房下、腹股沟等皮肤褶皱部位。早期表现与寻常型天疱疮相似,随后糜烂面上出现乳头状增殖,表面有浆液或脓液渗出,结污秽厚痂,有腥臭味。
3.落叶型天疱疮:多见于中老年人,好发于头面、躯干。水疱位置较浅,疱壁更薄,易破裂,形成大片表皮剥脱面,表面有叶状鳞屑,类似落叶状,尼氏征阳性。病情相对较轻,黏膜损害少见。
4.红斑型天疱疮:是落叶型天疱疮的局限型,好发于头面、胸背上部。面部损害类似红斑狼疮的蝶形红斑,覆有脂溢性鳞屑,头皮及胸背部可见散在的红斑、水疱,疱壁薄,易破,形成轻度渗出、结痂和鳞屑,尼氏征阳性。
三、天疱疮的病因
天疱疮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多认为与自身免疫因素密切相关。某些药物(如青霉素、卡托普利等)、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紫外线照射、遗传因素等可能诱发自身抗体的产生,从而引发天疱疮。
四、天疱疮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1.年龄因素
儿童:儿童患天疱疮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病,由于其皮肤娇嫩,水疱破溃后更容易继发感染。家长应特别注意患儿的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在治疗方面,应充分考虑药物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优先选择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案。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较弱,患天疱疮后病情可能更为严重,且恢复较慢。治疗过程中需关注老年人的肝肾功能,避免使用对其有较大负担的药物。同时,要加强营养支持,促进伤口愈合。
2.性别因素:天疱疮的发病率在性别上无明显差异,但女性在孕期或生理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会影响病情。孕期女性治疗时需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应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治疗。
3.生活方式因素
吸烟、酗酒:会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不利于病情的恢复。患者应戒烟戒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过度劳累: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可能诱发或加重天疱疮。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4.病史因素
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患天疱疮的风险可能增加,且病情可能更为复杂。治疗时需综合考虑原发病的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有药物过敏史:在使用治疗天疱疮的药物时,应提前告知医生,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
五、天疱疮的诊断
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荧光检查。临床表现为皮肤或黏膜出现水疱、大疱、糜烂等症状。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棘层松解,形成裂隙或水疱。免疫荧光检查可发现患者血清中存在抗角质形成细胞间物质的自身抗体,有助于明确诊断和分型。
六、天疱疮的治疗
1.一般治疗: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对皮肤大面积糜烂者,应加强护理,保持创面清洁,防止继发感染。
2.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天疱疮的首选药物,能抑制免疫反应,减轻炎症。
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吗替麦考酚酯等,常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可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和不良反应。
其他药物: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生物制剂等,可用于病情严重或对传统治疗方法效果不佳的患者。
3.血浆置换:适用于病情严重、血清中自身抗体滴度高的患者,可迅速清除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
七、天疱疮的预后
天疱疮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较长,部分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后可达到临床缓解,但也有部分患者病情容易复发。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规范,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感染、水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等,甚至危及生命。
八、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治疗天疱疮时需谨慎选择药物,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在孕期,应与妇产科医生和皮肤科医生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哺乳期妇女如需用药,可能需要暂停哺乳。
2.儿童:儿童的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治疗时应特别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药物,优先选择非药物治疗方法。同时,家长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定期带患儿复诊。
3.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在治疗天疱疮时,要充分考虑药物与基础疾病治疗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肝肾功能、血糖、血压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