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状细胞癌是源于表皮或附属器角质形成细胞的恶性肿瘤,好发于皮肤、口腔等部位,发病与紫外线照射、化学致癌物质等多种因素有关,诊断需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治疗有手术、放疗、化疗等方式,预后受肿瘤分期等多种因素影响,儿童、老年人、妊娠期女性患鳞状细胞癌时各有特殊注意事项。
一、鳞状细胞癌的定义
鳞状细胞癌是一种源于表皮或附属器角质形成细胞的恶性肿瘤,常发生在身体有鳞状上皮覆盖的部位,例如皮肤、口腔、食管、子宫颈、阴道等部位。
二、发病部位与表现
皮肤部位:好发于头面部等曝光部位,初起常为小的硬结,逐渐可发展成疣状或乳头瘤状,表面可有鳞屑,继之糜烂、溃疡,边缘隆起,质地坚实,易出血,伴恶臭。
口腔部位:多见于舌、唇、牙龈等部位,表现为溃疡或菜花状肿块,可有疼痛、出血、影响咀嚼和说话等。
食管部位:可出现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吞咽困难逐渐加重。
子宫颈部位: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阴道分泌物增多等表现。
三、发病原因
紫外线照射:长期暴露于紫外线辐射下,如皮肤鳞状细胞癌在白种人中更为常见,与紫外线损伤DNA等有关。
化学致癌物质:某些化学物质,如砷剂、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等,长期接触可能增加患鳞状细胞癌的风险,例如长期接触砷剂的工人患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几率升高。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高危型HPV感染与子宫颈、肛门等部位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如HPV16、18型等感染可导致相关部位细胞异常增殖恶变。
慢性炎症刺激:皮肤慢性溃疡、窦道、慢性宫颈炎等长期不愈的慢性炎症刺激,可使局部组织反复修复再生,增加癌变几率。
遗传因素:某些遗传性疾病患者患鳞状细胞癌的易感性可能增加,例如着色性干皮病患者由于DNA修复缺陷,对紫外线高度敏感,易发生皮肤鳞状细胞癌等多种皮肤肿瘤。
四、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用于检查浅表部位如皮肤、甲状腺等部位的肿块情况,了解肿块的大小、形态、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例如颈部超声可辅助判断颈部鳞状细胞癌转移情况。
CT检查:能清晰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器官的解剖关系,有助于发现肿瘤的大小、范围以及有无转移等,如胸部CT可帮助判断肺部是否有鳞状细胞癌转移灶。
MRI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在显示肿瘤内部结构、与周围血管神经的关系等方面有优势,例如头颈部MRI有助于精准评估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病变范围。
病理学检查:是确诊鳞状细胞癌的金标准,通过活检获取病变组织,进行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肿瘤细胞呈巢状或条索状排列,有明显的角化珠形成或细胞间桥等鳞状上皮分化特征。
五、治疗方式
手术治疗:
对于早期局限性的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可完整切除肿瘤组织,根据肿瘤大小、部位等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皮肤鳞状细胞癌可采用局部扩大切除术,切除范围包括肿瘤周围一定范围的正常组织。
对于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可能需要同时进行淋巴结清扫术。
放射治疗:
可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对于不能手术切除或切除不彻底的患者,术后辅助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率;也可作为晚期患者的姑息治疗手段,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例如食管癌患者不能手术时可采用放疗缓解吞咽困难等症状。
对于某些早期病变,如皮肤小的鳞状细胞癌,也可单独采用放射治疗。
化疗:
多用于晚期或转移性鳞状细胞癌的治疗,可采用全身化疗或局部动脉灌注化疗等方式。例如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晚期患者可联合化疗药物进行治疗,以控制肿瘤进展。
常用的化疗药物有铂类等,如顺铂等,但化疗会带来一定的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
六、预后情况
影响预后的因素:
肿瘤分期:早期鳞状细胞癌如果能及时治疗,预后较好;晚期患者预后相对较差,因为晚期肿瘤可能已经发生转移,治疗难度增大。例如皮肤鳞状细胞癌Ⅰ期患者5年生存率较高,而Ⅳ期患者生存率明显降低。
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越好,恶性程度越低,预后相对较好;分化程度差的肿瘤,恶性程度高,容易复发和转移,预后较差。
治疗方法:规范合理的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如手术切除彻底、放疗化疗方案合适等。
不同部位鳞状细胞癌预后特点:
皮肤鳞状细胞癌:一般早期发现并规范治疗预后较好,发生转移的情况相对较少,但如果是发生在特殊部位或晚期患者预后也会受影响。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预后与肿瘤分期、治疗等相关,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对预后影响较大,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差。
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相对较差,因为发现时多为中晚期,而且食管解剖位置特殊,治疗受限,5年生存率较低。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患鳞状细胞癌极为罕见,若发生需高度重视,由于儿童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在治疗方案选择上需谨慎权衡,尽量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且密切监测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老年人:老年人患鳞状细胞癌时,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治疗时要充分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选择相对温和且能耐受的治疗方案,同时要加强对基础疾病的管理,因为治疗可能会对基础疾病产生影响,例如手术可能会引起老年人应激反应,加重基础疾病,放疗化疗对老年人肝肾功能等影响可能更明显,需要密切监测肝肾功能等指标。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发生鳞状细胞癌较为罕见,治疗时需兼顾胎儿和母亲的健康,由于放疗化疗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严重影响,手术治疗也要考虑妊娠阶段等因素,需多学科会诊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充分告知患者及家属各种治疗方案的利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