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出血有生理性和病理性原因,生理性包括月经和排卵期出血;病理性有妊娠相关疾病(先兆流产、异位妊娠、葡萄胎)、生殖系统炎症(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生殖系统肿瘤(子宫肌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其他病理性原因(内分泌失调、全身性疾病)。需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实验室、影像学、病理检查)来评估与检查阴道出血情况。
一、阴道出血的常见原因
1.生理性原因
月经:女性进入青春期后,随着卵巢功能的完善,会出现周期性的子宫内膜脱落出血,即月经,一般具有规律性,周期通常为21~35天,经期2~8天,经量30~50毫升等。不同年龄女性月经情况可能有差异,青春期女性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完全成熟,月经可能不太规律;育龄期女性月经情况相对受生活方式影响,如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等可能影响月经周期和经量;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月经会出现紊乱,表现为周期不固定、经量或多或少等。
排卵期出血:在两次月经中间,即排卵期,由于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使子宫内膜失去雌激素的支持而出现部分子宫内膜脱落引起少量阴道出血,一般出血量较少,持续时间短,可伴有轻微腹痛,多见于育龄期女性,生活方式改变如过度劳累等可能诱发排卵期出血。
2.病理性原因
妊娠相关疾病
先兆流产:多见于育龄期有停经史的女性,胚胎着床后发育异常等原因可导致先兆流产,出现阴道少量出血,常伴有下腹部隐痛或坠胀感。不同孕周的先兆流产处理方式不同,早期可能通过休息等保守治疗,中晚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评估。
异位妊娠:常见于输卵管妊娠等,多有停经史,随后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量少呈点滴状,色暗红或深褐,常伴有腹痛,腹痛多为一侧下腹部隐痛或酸胀感,破裂时可出现一侧下腹部撕裂样疼痛,严重时可引起晕厥或休克,育龄期有性生活且月经推迟的女性需高度警惕。
葡萄胎:多见于育龄期女性,停经后阴道出血是常见症状,一般在停经8~12周左右开始不规则阴道出血,量多少不定,时断时续,可伴有子宫异常增大、腹痛等,超声检查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
生殖系统炎症
阴道炎:如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等,阴道黏膜充血,严重时可出现少量阴道出血,同时伴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异味、外阴瘙痒等症状,不同类型阴道炎的分泌物特点不同,滴虫性阴道炎分泌物呈稀薄脓性、泡沫状、有异味;霉菌性阴道炎分泌物呈白色稠厚呈凝乳或豆腐渣样,各年龄段女性均可发生,性生活不卫生、长期使用抗生素等是常见诱因。
宫颈炎:急性宫颈炎可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黏液脓性,阴道不规则出血,如接触性出血(性交后或妇科检查后出血),慢性宫颈炎也可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腰骶部疼痛等,育龄期女性高发,分娩、流产、手术损伤宫颈等是常见病因。
子宫内膜炎:多见于产后、流产后或宫腔操作后,表现为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可伴有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期发病者可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产后或宫腔操作后感染是主要原因。
生殖系统肿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女性,主要症状为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可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还可伴有下腹包块、白带增多等,黏膜下肌瘤症状出现较早且较明显,根据肌瘤的大小、位置、数目及患者的生育需求等综合考虑治疗方案。
宫颈癌:多见于50岁左右女性,但近年发病有年轻化趋势,早期症状常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阴道接触性出血(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阴道不规则出血等,晚期可出现尿频、尿急、便秘、下肢肿痛等症状,宫颈癌筛查(如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等)是早期发现的重要手段。
子宫内膜癌:多见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主要表现为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量一般不多,尚未绝经者可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紊乱,常伴有阴道排液增多,超声检查、分段诊刮等是常用的诊断方法。
其他病理性原因
内分泌失调: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多见于青春期及育龄期女性,由于内分泌紊乱,可出现月经稀发、闭经,继而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常伴有多毛、痤疮、肥胖等症状,需要调整内分泌等综合治疗。
全身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由于凝血功能障碍可导致阴道出血,一般为全身多部位出血的一部分,除阴道出血外,还可伴有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等,需要血液科等多学科联合诊治。
二、阴道出血的评估与检查
1.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年龄、月经史(初潮年龄、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等)、婚育史(是否有妊娠、分娩、流产等情况)、性生活史、既往病史(如是否有妇科疾病、内分泌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家族史等。例如,育龄期有停经史的女性,要重点询问停经时间等情况;对于有妇科疾病史的患者,要了解既往疾病的诊断、治疗及转归等。
2.体格检查
全面的全身检查,包括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营养状况等;妇科检查,观察外阴、阴道、宫颈、子宫及附件的情况,如阴道有无损伤、宫颈有无病变、子宫大小质地、附件有无包块及压痛等。
3.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了解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等,判断是否有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等情况;凝血功能检查可评估凝血功能是否正常;妊娠试验可用于判断是否妊娠,如血hCG测定等;性激素六项检查可了解内分泌情况,如雌激素、孕激素、促黄体生成素等水平,有助于判断是否内分泌失调等。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了解子宫、附件的形态、结构及有无占位性病变等,如经阴道超声对子宫、附件的检查更为清晰;CT或MRI检查可用于进一步评估盆腔内病变的情况,尤其是对于肿瘤性病变的诊断和分期有重要价值。
病理检查:对于宫颈、子宫内膜等病变,通过宫颈活检、分段诊刮等获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病变的性质,是诊断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疾病的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