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闭经指女性年满14岁第二性征未发育或年满16岁第二性征已发育但月经未来潮,病因分为子宫性、卵巢性、垂体性、下丘脑性闭经,诊断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对青春期女性、有宫腔操作史女性、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史女性有特殊提示。
一、原发性闭经的定义
原发性闭经是指女性年满14岁,第二性征未发育;或者年满16岁,第二性征已发育,但月经仍未来潮的情况。
二、病因分类及相关因素
(一)子宫性闭经
1.先天性无子宫或始基子宫:这与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异常有关,女性在胚胎时期子宫发育出现缺陷,导致出生后无子宫或仅有极细小的子宫,这种情况从出生时就存在相关因素,由于子宫结构异常,无法产生月经。
2.子宫内膜损伤或粘连:可能发生在有宫腔操作史的女性,如人工流产刮宫过度损伤子宫内膜,或者产后、流产后引起宫腔感染导致宫腔粘连,子宫内膜无法正常生长和脱落,从而引起闭经。年龄方面,任何有宫腔操作风险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生活方式中频繁的宫腔操作会增加风险,病史中如有宫腔手术史或宫腔感染病史是重要危险因素。
(二)卵巢性闭经
1.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特纳综合征):染色体异常是主要病因,女性染色体核型为45,X或其他变异型,由于卵巢先天发育异常,不能正常产生雌激素和孕激素,导致第二性征不发育及闭经。这种情况在出生时就存在染色体异常的因素,性别上主要影响女性,从青春期开始就会表现出第二性征不发育和闭经的症状。
2.卵巢早衰: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前,可能与自身免疫因素、遗传因素、医源性因素(如放疗、化疗损伤卵巢)等有关。自身免疫因素可能导致体内产生攻击卵巢组织的抗体,破坏卵巢功能;遗传因素如携带某些与卵巢早衰相关的基因变异;医源性因素则与患者接受过影响卵巢的治疗有关。年龄上多见于30-40岁左右的女性,生活方式中过度吸烟、长期精神压力过大等可能增加发病风险,病史中如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史、放疗化疗史等是相关危险因素。
(三)垂体性闭经
1.垂体肿瘤:如泌乳素瘤等,垂体肿瘤会影响垂体的正常功能,导致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进而影响卵巢功能引起闭经。垂体肿瘤的发生与垂体细胞的异常增殖等因素有关,年龄上可发生在育龄期等不同年龄段,性别为女性,病史中如有垂体相关异常病史可能增加风险。
2.席汉综合征:由于产后大出血、休克导致垂体缺血坏死,垂体前叶功能减退,促性腺激素分泌显著减少,引起闭经。主要发生在有产后大出血病史的女性,年龄多见于产后不久的女性,与分娩时的严重出血事件相关,是重要的病史相关因素。
(四)下丘脑性闭经
1.精神应激: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等可影响下丘脑功能,导致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紊乱,引起闭经。任何年龄段的女性都可能因生活中的精神应激因素发病,性别为女性,生活方式中长期处于高压力工作或生活环境中是相关因素。
2.体重下降和神经性厌食:过度节食、剧烈运动等导致体重急剧下降,体脂过少,影响下丘脑功能,使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引起闭经。多见于青春期女性,与不合理的减肥等生活方式有关,年龄上集中在青春期前后,性别为女性,病史中如有过度节食或剧烈运动导致体重明显下降的情况是相关因素。
3.运动性闭经:长期高强度运动的女性,由于机体能量消耗过多,下丘脑功能受影响,导致闭经。常见于运动员等长期高强度运动的人群,年龄多在青春期至育龄期,性别为女性,生活方式中长期高强度运动是相关因素。
4.药物性闭经: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精神病药物、避孕药等,可能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引起闭经。不同药物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年龄上根据用药情况而定,性别为女性,病史中如有长期服用相关药物的情况是相关因素。
三、诊断评估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女性的月经史、第二性征发育情况、家族史、既往史(包括宫腔操作史、内分泌疾病史、自身免疫性疾病史、放疗化疗史等)、生活方式(如饮食、运动、精神状态等)。例如,询问患者从何时开始关注月经情况,第二性征如乳房发育、阴毛生长等何时出现,家族中是否有类似闭经情况的亲属,既往是否有过人工流产等宫腔手术,是否有长期服用特殊药物等。
(二)体格检查
检查第二性征发育情况,包括乳房发育大小、阴毛和腋毛分布情况等;测量身高、体重,评估体型;检查甲状腺、肾上腺等相关内分泌器官的情况。
(三)实验室检查
1.激素水平测定:测定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孕激素、泌乳素等激素水平。例如,特纳综合征患者FSH水平显著升高,雌激素水平降低;卵巢早衰患者FSH、LH升高,雌激素降低;泌乳素瘤患者泌乳素水平升高。
2.染色体检查:对于怀疑有染色体异常的患者,如特纳综合征,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四)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了解子宫和卵巢的形态、大小等情况,如先天性无子宫、宫腔粘连、卵巢发育情况等。
2.垂体MRI检查:对于怀疑垂体肿瘤等垂体病变的患者,进行垂体磁共振成像检查,以明确垂体是否有占位性病变等。
四、特殊人群提示
(一)青春期女性
青春期女性出现原发性闭经时,家长和患者都应引起重视。要关注第二性征发育情况,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在生活方式上,要保持健康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避免过度节食和剧烈运动导致体重下降过快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同时,要关注心理状态,避免长期精神应激,因为青春期女性心理相对脆弱,精神压力过大容易影响内分泌功能。
(二)有宫腔操作史女性
这类女性要注意术后恢复,预防宫腔粘连等并发症。在术后要按照医生要求进行护理,如注意外阴清洁、避免过早性生活等。如果出现月经异常,如闭经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因为宫腔粘连等问题可能在术后一段时间才表现出来,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恢复月经功能很重要。
(三)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史女性
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女性发生卵巢早衰等卵巢性闭经的风险较高,要定期监测内分泌功能,尤其是卵巢相关激素水平。在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同时,要密切关注月经情况,一旦出现闭经相关症状,要及时进一步检查,因为自身免疫因素可能不仅影响原发病,还会影响生殖内分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