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疗偏瘫患者

来源:民福康

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早期床上训练、坐位训练、站立与行走训练)、物理因子治疗(低频电刺激、中频电疗、针灸);药物治疗有脑血管病相关药物(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的相应药物)和神经营养药物(神经节苷脂);还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进食、洗漱、穿衣训练),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偏瘫患者恢复功能。

一、康复治疗

1.运动疗法

早期床上训练:对于偏瘫患者早期(一般在发病后数天到1-2周内),应进行床上良肢位摆放,预防关节挛缩和畸形。例如,仰卧位时,患侧肩部用枕头垫高,上肢伸展,手掌向上,手指伸展;下肢用枕头垫高,保持髋关节微屈、膝关节轻度屈曲。同时进行床上翻身训练,这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躯体控制能力和肢体协调性,为后续的坐立、站立和行走训练奠定基础。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运动强度和方式需根据其身体耐受情况调整,儿童患者由于骨骼、肌肉等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运动疗法需更加轻柔且注重促进正常运动模式的形成;老年患者则要考虑关节灵活性和肌肉力量下降等因素,运动幅度不宜过大,避免造成损伤。

坐位训练:当患者具备一定床上活动能力后,可进行坐位训练。包括床边坐位平衡训练,从无支撑坐位逐渐过渡到有支撑坐位,再到无支撑坐位,通过调整身体重心来维持坐位平衡。坐位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躯干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对于日常生活中如吃饭、洗漱等坐立相关活动的自理能力恢复至关重要。不同性别患者在坐位训练中并无本质区别,但女性患者可能在身体柔韧性等方面有一定特点,可适当调整训练的起始难度。有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久坐的患者可能在初始坐位平衡建立上相对困难,需要更多时间进行训练。

站立与行走训练:当患者达到一定的坐位平衡和下肢力量时,可进行站立训练,先借助辅助器具(如平行杠)进行站立,逐渐过渡到无辅助站立。之后进行行走训练,包括步态训练,如迈腿、步幅调整等。行走训练是偏瘫患者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重要环节,能改善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对于有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站立和行走训练过程中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避免因体位变化过大导致血压波动等情况。

2.物理因子治疗

低频电刺激:低频电刺激可以促进肌肉收缩,防止肌肉萎缩。通过将电极片放置在患侧相关肌肉部位,利用低频电流刺激神经-肌肉接头,引起肌肉收缩。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电流强度和频率的选择不同,儿童患者由于肌肉、神经等组织较为娇嫩,电流强度应较低;老年患者则要根据肌肉力量和耐受程度调整。有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体力劳动者可能对低频电刺激的耐受程度相对较高,但仍需谨慎调整参数。

中频电疗:中频电疗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水肿的作用。其原理是利用中频电流作用于人体,改善组织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代谢。在偏瘫患者治疗中,可用于缓解患侧肢体的肿胀等情况。对于女性患者,在进行中频电疗时要注意电极片放置的位置避开胸部等敏感区域。有病史的患者,如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要避免在心脏区域附近过度使用中频电疗,防止对心脏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针灸:针灸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经络气血,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虽然针灸属于传统中医疗法,但有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其对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感觉功能等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然而,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穴位选择和针刺深度等要根据其身体特点调整,儿童患者穴位刺激要更加轻柔;老年患者穴位耐受性相对较低,针刺强度要适中。不同性别患者在针灸治疗中穴位选择基本相同,但要考虑个体差异。有生活方式相关病史的患者,如长期吸烟的患者,针灸治疗时要注意相关穴位的配合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二、药物治疗

1.脑血管病相关药物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导致的偏瘫:如果患者是因缺血性脑卒中引起偏瘫,在发病时间窗内(一般为4.5小时内)可考虑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溶栓治疗,但需严格评估患者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对于不符合溶栓指征的患者,可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等,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降低脑梗死复发风险。对于有高血压的偏瘫患者,需使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一般建议收缩压控制在140mmHg以下,但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老年患者等特殊人群需更加谨慎),常用的降压药物有氨氯地平等。

对于出血性脑卒中导致的偏瘫:如果是出血性脑卒中引起偏瘫,要根据患者的出血量、出血部位等情况进行治疗。对于出血量较大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清除血肿。在药物治疗方面,要控制患者的血压,避免血压过高导致再出血,同样可使用合适的降压药物。同时使用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等,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2.神经营养药物

神经节苷脂:神经节苷脂可以促进神经细胞膜的修复和再生,改善神经功能。有多项临床研究表明,神经节苷脂对于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有一定的帮助。在使用神经节苷脂时,要注意其适应证和禁忌证,对于过敏体质的患者要慎用。不同年龄的患者使用神经节苷脂的剂量可能有所不同,儿童患者需根据体重等因素调整剂量;老年患者要考虑其肝肾功能情况,适当调整用药方案。

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1.进食训练

帮助患者进行进食训练,包括正确的坐姿、餐具的使用等。对于偏瘫患者,患侧上肢可能无法正常配合进食,可使用特殊的餐具,如带吸盘的碗、弯曲手柄的勺子等。训练患者用健侧上肢进行取食、送食等动作,逐步提高患者的自主进食能力。不同年龄的患者在进食训练中,儿童患者可能需要从简单的食物开始训练,培养其进食习惯;老年患者要注意食物的质地,避免过硬、过黏的食物导致呛咳等情况。

2.洗漱训练

进行洗漱训练,如洗脸、刷牙等。帮助患者学习用健侧手进行相关操作,调整洗漱用品的位置,使其便于患侧手或健侧手操作。对于有特殊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不注重个人卫生的患者,在洗漱训练中要耐心引导,逐步培养其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同时要考虑患者的安全,避免在洗漱过程中发生滑倒等意外情况。

3.穿衣训练

穿衣训练包括穿脱衣服的训练。教导患者选择宽松、易穿脱的衣物,先进行穿衣服训练,如先穿患侧还是健侧上肢等,逐步掌握正确的穿衣顺序和方法;脱衣服训练则相反。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儿童患者穿衣训练要注重趣味性,帮助其建立正确的穿衣概念;老年患者由于关节灵活性下降,要选择合适的衣物款式,并耐心指导其穿脱步骤。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偏瘫
偏瘫也称为半身不遂,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中枢神经性损伤,从而引起一侧肢体瘫痪,还可伴有同侧脑神经损伤。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开颅手术后偏瘫多久恢复
周范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甲
开颅手术后偏瘫恢复时间存在个体差异,与个人病情严重程度及配合程度有关,部分患者可能需要3-6个月左右,也有的患者可能需要更久或者终身都不会恢复。开颅手术后偏瘫的原因比较复杂,如果患者在手术前没有偏瘫的情况,在开颅手术后因颅内水肿而导致偏瘫,这种情况下由于术后脑水肿可以逐渐消退,所以病情相对较轻,如果患者在术后积极配合康复训练,可能3个月左
偏瘫按摩哪个部位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偏瘫可以联合按摩偏瘫穴、曲池穴、外关穴、风池穴等部位。1.偏瘫穴偏瘫穴位于耳尖上3厘米处,经常按摩对于偏瘫的患者有一定疗效,还可以按摩偏瘫穴并配合肩痛穴、膝痛穴,对于偏瘫较严重的患者,在此基础上可以增加臀痛穴以及踝痛穴。2.曲池穴曲池穴是人体腧穴之一,屈肘时,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即为曲池穴。按摩曲池穴有清热解表、舒经通络的作用,通常用
偏瘫康复训练方法有哪些?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偏瘫训练方法主要是神经发育技术,包括Brunnstrom神经发育疗法技术,主要是应用病人联合反应,紧张性颈反射,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本体刺激引出联合反应,共同动作,再从联合反应诱发出分离方面的运动,因此达到治疗的目的。Bobath技术,反射性抑制和经过控制关键点抑制异常的姿势和运动模式,诱发姿势反
轻度偏瘫可以恢复正常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轻度偏瘫一般是可以恢复到正常的,不过需要进行积极的治疗,同时要配合早期的康复,越早康复治疗,效果就会越好,一般在脑卒中3个月内效果才是最好的,如果任其发展,可能就不能完全恢复。
偏瘫治的好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偏瘫是可以治疗的,但是治疗的效果会根据偏瘫的起因或者是病症而有所不同。偏瘫大部分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或者是物理疗法,药物治疗可以口服一些营养神经胶质细胞的药,来帮助神经和细胞的恢复,或者是可以经过物理疗法,包括功能性的刺激,或者是关节的锻炼等等。
偏瘫的手怎么恢复?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考虑是由于脑梗塞造成的后遗症,手指不灵活需要经过长期的功能康复,比如针灸按摩,每天练习多抓东西,练习手指的灵活度。注意每天热敷按摩,预防肌肉僵硬萎缩,每天多练习。注意保暖不要着凉,也可以使用理疗机预防肌萎缩,放松心情。
什么是偏瘫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身体的一侧上肢或者是下肢腿胳膊等处运动发生了障碍。偏瘫的病人可以分为轻度偏瘫和重度偏瘫,如果走起路来,上肢不灵便,下肢也不灵便那么这种可以称为轻度的偏瘫,如果严重的卧床不起,不能自理,丧失了生活的能力,这种称为重度偏瘫。
偏瘫后手能恢复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多数病人恢复比较困难。手部动作比较多,有很多的精细活动,大脑一旦表现出了病变,正常是会影响手部的活动的。因此要完全恢复是比较棘手的。建议这种病人一方面积极的服用药物,比如使用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此外一定要在康复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手部力量以及灵活性的训练。
偏瘫能彻底治愈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患有偏瘫的情况,大多是很难彻底治愈的。本身偏瘫主要是因为脑部组织受损造成的,主要是小脑或者脑干损伤。因此在这个期间大多经过积极的康复锻炼,可以慢慢的恢复到一定的状态,但是一般很难彻底治愈。因此在这个期间除了功能锻炼以外,也需要针对原发疾病预防复发,平时也要注意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
偏瘫是怎么回事?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偏瘫是指病人一侧肢体无力或者是不能够活动,多数有脑血管疾病造成,多见于脑出血和脑梗死,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急性起病,病人经积极正确治疗后,一部分可以临床治愈,一部分可能会留有一定的后遗症。如果病人有颅脑肿瘤、脑炎,也可能会表现出。脑肿瘤病人都受治疗效果较差,脑炎的病人多数经积极正确治疗可以临床治愈。
偏瘫患者的肢体康复方法有哪些
向显衡 副主任医师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偏瘫患者的肢体康复很重要,把生活质量提高,肢体康复一定要抓紧。中医在这方面比较有效果,首先是针灸治疗,在临床上碰到很多病人都是针灸治疗,而且效果也很满意的。针灸治疗主要是用针灸或者加上穴位注射一些营养神经、通经活络的药物,再加上按摩,按摩也可以帮助气血流通,帮助肢体恢复,所以有时候必要的时候,可以吃点中药,或者用一些西药对症治疗,都可以促
脑中风后偏瘫可以治疗好吗
荆志伟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中风偏瘫属于中风比较常见的后遗症,可以通过治疗使患者的偏瘫症状得到改善。对于部分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通过及时治疗及康复训练,恢复正常功能。对于中风偏瘫的治疗关键在于偏瘫后的前三个月,此时是功能恢复的黄金时间,用药及功能训练都能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个阶段运用中医药治疗有其独特的优势,中医认为中风后偏瘫属于气虚血瘀、脉络瘀阻所致,属于虚实
脑中风偏瘫还能治好吗
荆志伟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中风偏瘫属于中风比较常见的后遗症,脑中风偏瘫可以通过治疗,使患者的偏瘫症状得以改善,对于部分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通过及时的治疗及康复训练,恢复正常功能。对于中风偏瘫的治疗关键在于偏瘫后的前三个月,此时是功能恢复的黄金时间,用药及功能训练都能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个阶段运用中医药治疗有其独特的优势,中医认为中风后偏瘫属于气虚血瘀、脉络瘀阻
一般左边偏瘫多久才能康复
杜琳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一般左边偏瘫最佳的恢复时期是在六个月之内,如果大于六个月,无论是左边还是右边偏瘫,都有可能不能够完全康复。主要是由于偏瘫这种疾病,在平时也叫做中风病,中风病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此种疾病有一个高发的致残率,因此,往往患者都不会完全恢复。
脑溢血后遗症偏瘫能恢复到正常吗
刘健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脑溢血留下的偏瘫能否康复因人而异,需要根据出血量、后期护理等各种因素来判断,如果出血量比较少,经过及时的治疗,出血停止后尽快进行功能锻炼以及使用营养脑细胞的药物治疗,有一部分患者在三到六个月之内偏瘫会消失,如果出血量比较大,在六个月之内依然没有恢复,以后恢复的可能性便更小了。
脑出血肢体偏瘫要多久才能恢复正常
刘健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脑出血造成的肢体偏瘫多久能恢复因人而异,这要根据偏瘫的程度才能判断。如果肢体完全偏瘫,肌力为零级,不管多长时间都很难恢复。如果肢体还可以活动,肌力较好,可能需要三到六个月时间才能恢复正常。一般六个月之内是恢复最佳时间,要加强功能锻炼,超过六个月很难恢复。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