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积液可从外观性状、实验室检查指标、病因及特殊人群情况进行鉴别。外观上渗出液混浊、比重>1.018,漏出液清亮、比重<1.018;实验室检查中渗出液白细胞计数>500×10/L、蛋白定量>30g/L、LDH>200U/L且胸腔积液LDH/血清LDH比值>0.6、结核性渗出液ADA常>45U/L,漏出液反之;渗出液常见于感染性(如细菌等感染胸膜炎)、非感染性(如恶性肿瘤等)病因,漏出液常见于心血管疾病、低蛋白血症、淋巴管阻塞等病因;特殊人群中儿童、老年人、女性及有基础病史人群的胸腔积液鉴别各有特点,需综合考虑其自身情况及基础病史等进行鉴别。
胸腔积液可从外观性状、实验室检查指标、病因及特殊人群情况进行鉴别。外观上渗出液混浊、比重>1.018,漏出液清亮、比重<1.018;实验室检查中渗出液白细胞计数>500×10/L、蛋白定量>30g/L、LDH>200U/L且胸腔积液LDH/血清LDH比值>0.6、结核性渗出液ADA常>45U/L,漏出液反之;渗出液常见于感染性(如细菌等感染胸膜炎)、非感染性(如恶性肿瘤等)病因,漏出液常见于心血管疾病、低蛋白血症、淋巴管阻塞等病因;特殊人群中儿童、老年人、女性及有基础病史人群的胸腔积液鉴别各有特点,需综合考虑其自身情况及基础病史等进行鉴别。
一、外观性状鉴别
1.渗出液:外观多呈混浊、可为血性、脓性等,透明度较低,比重常大于1.018。例如一些感染性疾病导致的胸腔积液,由于炎症反应,渗出液中含有大量细胞、细菌等成分,使其外观及比重发生改变。
2.漏出液:外观清亮透明,比重多小于1.018,颜色多为淡黄色等较清亮的颜色,这是因为漏出液主要是由于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或静脉回流受阻等非炎症因素引起,成分相对单纯。
二、实验室检查指标鉴别
1.细胞计数
渗出液:白细胞计数常>500×10/L,因为渗出液是机体炎症反应的产物,炎症部位会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例如结核性胸膜炎引起的胸腔积液,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
漏出液:白细胞计数常<100×10/L,漏出液中的细胞主要是少量的间皮细胞等,细胞成分相对较少。
2.蛋白定量
渗出液:蛋白定量>30g/L,这是因为渗出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主要是炎症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到胸腔。例如恶性肿瘤侵犯胸膜引起的胸腔积液,蛋白含量往往较高。
漏出液:蛋白定量<25g/L,漏出液中的蛋白质主要是血浆中低分子量的蛋白质,如白蛋白等,其蛋白含量较低。
3.乳酸脱氢酶(LDH)
渗出液:LDH>200U/L,且胸腔积液LDH/血清LDH比值>0.6,因为渗出液中的LDH主要来自炎症细胞的释放或组织破坏。例如细菌性肺炎并发胸腔积液时,LDH水平会升高。
漏出液:LDH<200U/L,漏出液中的LDH主要来自血浆,其水平相对较低。
4.腺苷脱氨酶(ADA)
渗出液:结核性胸膜炎所致的渗出液中ADA常明显升高,可>45U/L,这是因为结核杆菌感染时,淋巴细胞会释放较多的ADA。
漏出液:ADA一般正常,因为漏出液不是由结核等特殊感染因素导致,没有相应的细胞免疫反应释放大量ADA。
5.葡萄糖
渗出液:若为脓性胸腔积液,葡萄糖含量可降低,如脓胸时,由于细菌代谢消耗葡萄糖,导致葡萄糖水平下降;若为癌性胸腔积液,葡萄糖含量也可降低。
漏出液:葡萄糖含量与血糖相近,因为漏出液的形成与血糖等因素关系不大,主要是液体的跨膜移动。
三、病因鉴别
1.渗出液常见病因
感染性:如细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毒、真菌等感染引起的胸膜炎,导致胸膜炎症渗出形成胸腔积液。例如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如果病情控制不佳,可能并发脓胸,出现脓性渗出液。
非感染性:包括恶性肿瘤(如肺癌、乳腺癌等转移至胸膜)、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气胸引起的反应性胸腔积液)等。恶性肿瘤导致的胸腔积液,多为血性渗出液,且肿瘤细胞可在积液中被检测到;结缔组织病引起的胸腔积液,往往有相应的自身抗体等实验室异常表现。
2.漏出液常见病因
心血管疾病:如充血性心力衰竭,由于静脉回流受阻,体循环淤血,导致胸腔内液体漏出;缩窄性心包炎也可引起静脉回流障碍,产生漏出液。例如长期患有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患者,若出现心力衰竭,容易出现胸腔漏出液。
低蛋白血症:如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导致血浆白蛋白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液体从血管内漏出到胸腔形成漏出液。肝硬化患者由于肝脏合成蛋白功能障碍,常伴有低蛋白血症,进而出现胸腔漏出液。
淋巴管阻塞:如纵隔肿瘤等压迫淋巴管,导致淋巴回流受阻,也可引起漏出液。例如纵隔内的恶性肿瘤压迫淋巴管,影响淋巴液回流,导致胸腔漏出液形成。
四、特殊人群情况考虑
1.儿童:儿童出现胸腔积液时,渗出液常见于感染性疾病,如肺炎并发脓胸等,由于儿童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感染容易扩散至胸膜腔。漏出液可能与先天性心脏病导致的心力衰竭等有关,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若出现心功能不全,容易出现胸腔漏出液。在诊断和鉴别时,要更加注重详细的病史采集,如是否有肺炎病史、心脏疾病史等,实验室检查要准确全面,因为儿童的生理特点可能影响检查结果的解读。
2.老年人:老年人出现胸腔积液时,渗出液需警惕恶性肿瘤,因为老年人是恶性肿瘤的高发人群,如肺癌、淋巴瘤等转移至胸膜较为常见。漏出液则常见于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导致的心力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在鉴别时要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心血管疾病史、肺部疾病史等,实验室检查要结合老年人的生理变化进行分析,比如老年人蛋白合成能力下降,低蛋白血症引起的漏出液可能更容易发生。
3.女性:女性出现胸腔积液时,渗出液需要考虑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系统性红斑狼疮好发于女性,可累及胸膜导致渗出液。漏出液的病因与一般人群类似,但在诊断时要考虑到女性特殊的生理情况,如月经周期等对检查结果有无影响等。
4.有基础病史人群:有心脏病史的人群出现胸腔积液,首先考虑漏出液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有肺部疾病史(如肺炎、肺结核等)的人群出现胸腔积液,要考虑渗出液与肺部疾病进展相关。在鉴别时,要结合基础病史进行深入分析,比如有肺结核病史的患者出现胸腔积液,要高度怀疑结核性渗出液可能,需进一步进行结核相关检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