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瘙痒出血是什么病
阴道瘙痒出血可能由阴道炎、宫颈疾病、子宫疾病及其他情况等病因引起,诊断方法包括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原则是针对不同病因进行相应治疗并遵循一般注意事项,如阴道炎根据类型选药,宫颈疾病采取相应治疗方式,子宫疾病根据具体病症选择治疗方案,其他情况针对病因处理,同时患病期间要注意个人卫生等。
一、可能的病因
(一)阴道炎相关
1.细菌性阴道炎: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引发的混合感染,常见症状有阴道瘙痒、伴有鱼腥臭味的稀薄白带,部分患者可出现阴道少量出血情况。研究表明,性生活频繁、多个性伴侣等因素会增加患细菌性阴道炎的风险。
2.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症,主要表现为外阴阴道瘙痒、灼烧感,阴道分泌物呈白色稠厚呈凝乳或豆腐渣样,炎症较重时可能出现阴道黏膜轻度充血、有少量出血点等表现。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妊娠、糖尿病患者等是易感人群。
3.滴虫性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的阴道炎症,主要症状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及外阴瘙痒,可伴有灼热、疼痛、性交痛等,阴道黏膜充血,常有散在出血点,甚至宫颈有出血斑点,形成“草莓样”宫颈。经性交直接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也可通过公共浴池、浴盆、浴巾、坐式便器、衣物等间接传播。
(二)宫颈疾病相关
1.宫颈炎:包括急性和慢性宫颈炎,急性宫颈炎可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黏液脓性,阴道瘙痒,还可出现接触性出血,如性交后或妇科检查后出血;慢性宫颈炎也可能有阴道分泌物异常、阴道瘙痒,偶尔有阴道少量出血情况。病原体感染是主要原因,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性生活活跃的育龄女性多见。
2.宫颈息肉:宫颈管腺体和间质的局限性增生,并向宫颈外口突出形成息肉。息肉较小时可能无明显症状,较大时可出现阴道少量出血,血色鲜红,还可伴有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口有肿物脱出等,也可能有阴道瘙痒感。长期炎症刺激是宫颈息肉形成的常见原因。
3.宫颈癌:早期可能无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阴道接触性出血,如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出血,也可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阴道排液增多,有腥臭味,同时可能伴有阴道瘙痒等不适。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多见于30-55岁女性。
(三)子宫疾病相关
1.子宫内膜炎:细菌突破宫颈的防御侵入子宫内膜而发生炎症,急性期可有发热、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且有异味,也可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阴道瘙痒等症状;慢性子宫内膜炎症状相对不典型,可能有盆腔区域不适、月经异常及阴道少量出血等,阴道瘙痒相对少见但也可能存在。宫腔操作史、不注意经期卫生等易引发子宫内膜炎。
2.子宫肌瘤: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黏膜下子宫肌瘤可引起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还可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肌瘤坏死感染时可有阴道分泌物增多、伴有异味及阴道瘙痒等。多见于30-50岁女性,与雌激素水平有关。
3.子宫内膜癌: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尚未绝经者可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紊乱,阴道排液增多,多为血性或浆液性分泌物,合并感染时有恶臭,部分患者可有阴道瘙痒。多见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不孕不育及绝经延迟等是高危因素。
(四)其他情况
1.外伤:如阴道异物、粗暴性生活等导致阴道组织损伤,可出现阴道瘙痒出血情况。有阴道异物史或性生活后出现相关症状者需考虑此因素。
2.全身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可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出现阴道出血情况,同时可能伴有身体其他部位的出血表现,阴道瘙痒相对少见但也可能因局部刺激等出现。
二、诊断方法
(一)妇科检查
1.观察外阴阴道情况,包括外阴有无充血、破损、赘生物,阴道黏膜色泽、有无充血、出血点、分泌物性状及量等。
2.检查宫颈形态、大小、有无糜烂、息肉、肿物,宫颈表面有无出血等。
3.触诊子宫及附件,了解子宫大小、质地、有无压痛,附件区有无包块、压痛等。
(二)实验室检查
1.阴道分泌物检查:包括白带常规检查,可明确有无阴道炎及阴道炎的类型,如细菌性阴道炎可见线索细胞,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可见假丝酵母菌芽孢或菌丝,滴虫性阴道炎可见阴道毛滴虫等。
2.病原体检测:如怀疑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感染,可进行宫颈分泌物涂片、培养等检测;HPV检测及TCT(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用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
3.血液检查:如怀疑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阴道出血,需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了解血小板计数、凝血因子等情况。
(三)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可了解子宫、附件的形态、结构,有无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增厚、附件包块等情况,如黏膜下子宫肌瘤在B超下可清晰显示。
2.宫腔镜检查:对于异常子宫出血、怀疑子宫内膜病变等情况,宫腔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宫腔内情况,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三、治疗原则
(一)针对不同病因的治疗
1.阴道炎
细菌性阴道炎:主要选用抗厌氧菌药物,如甲硝唑、克林霉素等。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根据病情轻重选择局部或全身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制剂、咪康唑制剂、氟康唑等。
滴虫性阴道炎:治疗需全身用药,主要药物为甲硝唑,性伴侣需同时治疗,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
2.宫颈疾病
宫颈炎:急性宫颈炎主要为抗生素治疗,根据病原体选用相应抗生素;慢性宫颈炎可采用物理治疗(如激光、冷冻、微波等)或药物治疗等。
宫颈息肉:主要治疗方法为息肉摘除术,术后将切除息肉送病理检查。
宫颈癌:根据临床分期采取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案。
3.子宫疾病
子宫内膜炎:急性子宫内膜炎主要为抗生素治疗,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慢性子宫内膜炎可采用抗生素治疗联合中药治疗等。
子宫肌瘤:根据肌瘤大小、症状、患者年龄及生育需求等综合考虑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等)、手术治疗等。
子宫内膜癌: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术后根据病情辅以放疗、化疗等。
4.其他情况
外伤:如为阴道异物需取出异物,根据损伤程度进行相应处理,如伤口较浅可消毒处理,伤口较深需缝合等。
全身性疾病:针对血液系统等全身性疾病进行相应的专科治疗,同时处理阴道出血等症状。
(二)一般注意事项
1.患病期间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内裤,避免搔抓外阴。
2.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遵医嘱按时用药,定期复查。
3.对于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女性出现阴道瘙痒出血情况需谨慎处理,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老年女性出现相关症状需警惕恶性肿瘤可能,要积极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