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过敏性咳嗽
过敏性咳嗽是一种特殊类型哮喘,由接触过敏原引发,本质是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伴高反应性。发病与免疫反应及气道高反应性有关,常见吸入性和食物性过敏原,临床表现为长期顽固性干咳等,诊断靠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需与其他咳嗽疾病鉴别,治疗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及免疫治疗,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妊娠期女性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过敏性咳嗽的定义
过敏性咳嗽也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是由机体接触过敏原后引发的以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的慢性炎症性气道疾病。其本质是气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气道存在高反应性。
二、发病机制
1.免疫反应参与:当过敏原进入机体后,机体的免疫系统会被激活,引发一系列免疫反应。例如,过敏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E抗体,IgE抗体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当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过敏原与结合在细胞上的IgE特异性结合,促使这些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炎性介质,这些炎性介质会导致气道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进而引起气道狭窄和咳嗽等症状。
2.气道高反应性:过敏性咳嗽患者的气道对多种刺激因素呈现高反应性。比如,冷空气、烟雾、花粉等刺激都可能诱发气道的收缩和痉挛,导致咳嗽发作。这种高反应性与气道炎症引起的气道神经调节功能紊乱有关,炎性介质会使气道神经末梢敏感性增加,更容易被刺激引发咳嗽反射。
三、常见过敏原
1.吸入性过敏原
花粉:在花粉传播季节,空气中弥漫的花粉颗粒是常见过敏原。不同植物的花粉引发过敏的情况不同,例如春季的柳树、杨树花粉,秋季的蒿草花粉等都可能导致过敏性咳嗽发作。
尘螨:尘螨主要存在于灰尘、床单、被罩、地毯等地方,其排泄物也是重要的过敏原。尘螨过敏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儿童由于活动量相对较大,与床铺等接触频繁,更容易接触到尘螨过敏原。
霉菌: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滋生霉菌,如室内的霉菌孢子等可成为过敏原,长期处于霉菌污染的环境中可能诱发过敏性咳嗽。
2.食物性过敏原
蛋类:鸡蛋、鸭蛋等蛋类食物中的蛋白质可能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咳嗽等症状。
牛奶:牛奶中的蛋白质成分可能导致部分人群过敏,尤其是婴幼儿,可能在饮用牛奶后出现过敏性咳嗽等过敏表现。
海鲜类:虾、蟹、贝类等海鲜中的蛋白质也可能成为过敏原,食用后可能引发过敏相关的咳嗽症状。
四、临床表现
1.咳嗽特点:主要表现为长期顽固性干咳,通常咳嗽比较剧烈,夜间及清晨咳嗽往往较为明显。这种咳嗽一般没有明显的咳痰,与普通感冒等引起的咳嗽不同,普通感冒引起的咳嗽可能伴有咳痰等症状。
2.其他表现:部分患者可能伴有鼻塞、流涕、打喷嚏等过敏性鼻炎的相关症状,尤其是在过敏季节时这些症状可能会同时出现。但也有部分患者仅以咳嗽为唯一症状,而没有其他明显的过敏相关伴随症状。
五、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咳嗽情况,包括咳嗽的持续时间、发作规律(如是否夜间或清晨加重)、诱发因素(是否接触过过敏原等)、既往过敏史(如是否有过敏性鼻炎、食物过敏等)以及家族过敏史等。例如,如果患者长期咳嗽,且有明确的接触花粉后咳嗽加重的情况,就要考虑过敏性咳嗽的可能。
2.体格检查:一般体格检查可能无明显异常,但有时可能会发现患者有咽部充血等表现。不过,体格检查主要是用于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咳嗽的器质性疾病。
3.辅助检查
肺功能检查:包括通气功能检测和支气管激发试验等。通气功能检测在发作间期可能无明显异常,但在发作期可能会出现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等指标下降。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是诊断过敏性咳嗽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吸入激发剂后,观察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来判断气道是否存在高反应性。
过敏原检测:可以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来明确患者的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是将少量高度纯化的过敏原液体滴于患者皮肤,然后用点刺针轻轻刺入皮肤表层,如果患者对该过敏原过敏,就会在点刺部位出现红肿、风团等阳性反应。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则是通过检测血液中针对特定过敏原的IgE水平来判断是否过敏。
六、鉴别诊断
1.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多与鼻部疾病有关,如鼻炎、鼻窦炎等。患者除了咳嗽外,常有鼻塞、流涕、鼻后滴漏等症状,可通过鼻内镜检查等明确鼻部情况进行鉴别。
2.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由于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刺激食管黏膜感受器,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咳嗽。患者常有反酸、烧心等胃肠道症状,可通过24小时食管pH监测等检查进行鉴别。
3.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也可表现为慢性咳嗽,诱导痰检查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但患者气道高反应性阴性,可通过诱导痰检查等进行鉴别。
七、治疗原则
1.避免接触过敏原:这是预防和治疗过敏性咳嗽的重要措施。例如,在花粉季节减少外出,尤其是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床单被罩,使用空气净化器等减少尘螨和霉菌的接触;避免食用已知的过敏食物等。
2.药物治疗:主要使用抗过敏药物和缓解气道痉挛的药物等。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可缓解过敏相关症状;支气管舒张剂如β受体激动剂等可以缓解气道痉挛,减轻咳嗽症状。但药物使用需遵循相关医疗规范,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3.免疫治疗:对于明确过敏原且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特异性免疫治疗,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提取物的剂量,使机体对过敏原产生耐受,从而减轻过敏症状,但免疫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八、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过敏性咳嗽需要特别注意。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和气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治疗时更应注重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有较大副作用的药物。同时,要注意避免儿童接触常见的过敏原,如家中的尘螨、宠物毛发等。家长应密切观察儿童咳嗽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就医,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儿童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对儿童的床单、玩具等进行清洗消毒。
2.老年人:老年人患过敏性咳嗽时,要考虑到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其他基础疾病,在选择治疗药物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使用某些药物时需要谨慎评估。同时,老年人接触过敏原的途径可能与年轻人不同,如可能因接触室外的花粉、霉菌等而发病,需要注意在相应季节和环境下的防护。
3.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患过敏性咳嗽时,药物的使用需要更加谨慎,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应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法,如通过避免过敏原接触等非药物方式来控制症状,如果需要药物治疗,必须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医生会权衡药物对孕妇和胎儿的利弊后选择合适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