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门癌是发生在胃贲门部的腺癌,发病与饮食(长期吃腌制熏制食品、缺乏新鲜蔬果)、遗传、慢性疾病(贲门部慢性炎症、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早期有吞咽不适、上腹部不适等症状,中晚期有进行性吞咽困难、体重减轻、呕吐等表现,诊断靠胃镜、影像学检查,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特殊人群如老年、儿童、女性及有基础病史者治疗需各有注意。
一、贲门癌的定义
贲门癌是发生在胃贲门部,也就是食管胃交界线下约2cm范围内的腺癌。它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
二、贲门癌的发病因素
1.饮食因素
长期食用腌制、熏制食品:这类食品中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例如,长期食用腌制的咸菜、熏制的腊肉等,亚硝酸盐在体内可转化为亚硝胺,亚硝胺是一种明确的致癌物质,会增加贲门癌的发病风险。从流行病学研究来看,在一些贲门癌高发地区,居民长期有食用大量腌制、熏制食品的饮食习惯。
缺乏新鲜蔬菜水果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能够抑制致癌物质的形成和发挥作用。如果长期缺乏这类食物的摄入,人体对致癌物质的抵御能力下降,贲门癌的发病几率可能会增加。
2.遗传因素
部分贲门癌患者具有遗传易感性。如果家族中有贲门癌患者,那么其他家庭成员患贲门癌的风险相对较高。研究发现,某些基因的突变或异常表达可能与贲门癌的遗传易感性相关。例如,一些与细胞增殖、凋亡调控相关的基因发生突变时,会增加个体患贲门癌的可能性,但具体的遗传机制还在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中。
3.慢性疾病因素
贲门部慢性炎症:长期的贲门部炎症,如反流性食管炎等,会使贲门黏膜反复受到刺激,处于不断的修复和损伤过程中,这可能导致细胞的异常增生,进而增加癌变的几率。例如,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如果长期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食管反流物反复刺激贲门部位的黏膜,经过多年的慢性刺激后,发生贲门癌的风险比正常人明显升高。
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而贲门癌也可能受到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影响。幽门螺杆菌可以引起胃黏膜的慢性炎症,产生一些毒性物质,损伤胃黏膜上皮细胞,导致细胞的基因突变和增殖异常,从而增加贲门癌的发病风险。
三、贲门癌的临床表现
1.早期症状
吞咽不适:早期可能出现吞咽时轻度的哽噎感,尤其是在进食较硬、粗糙的食物时较为明显,但这种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因为症状较轻且间断出现。例如,患者在进食馒头等较硬食物时,偶尔会感觉胸骨后有短暂的异物感或哽噎感,休息后可缓解。
上腹部不适:部分患者会出现上腹部的隐痛、胀痛等不适症状,疼痛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容易与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的症状混淆。
2.中晚期症状
进行性吞咽困难:这是贲门癌中晚期的典型症状。随着肿瘤的逐渐增大,食管腔狭窄,患者会出现进食困难,而且症状会逐渐加重,从吞咽固体食物困难发展到吞咽半流质食物困难,最终甚至饮水也会困难。例如,患者一开始只能吃软食,后来只能吃流食,最后连水都难以咽下。
体重减轻:由于肿瘤消耗身体能量,以及进食困难导致营养摄入不足,患者会出现体重明显下降、消瘦的情况。同时还可能伴有乏力、贫血等表现。
呕吐:当肿瘤导致食管梗阻严重时,患者会出现呕吐,呕吐物多为宿食,有酸臭味。
四、贲门癌的诊断方法
1.胃镜检查
胃镜可以直接观察贲门部的病变情况,能够发现早期的微小病变。通过胃镜可以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活检,这是确诊贲门癌的金标准。在胃镜下可以看到贲门部的黏膜异常,如糜烂、溃疡、肿块等形态改变,医生会根据这些表现初步判断病变性质,并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是否为癌细胞。
2.影像学检查
X线钡餐检查:通过口服钡剂,观察食管和胃贲门部的充盈缺损、黏膜破坏等情况,有助于发现贲门癌的病变部位和范围。例如,可以看到食管胃交界部的钡剂通过受阻、局部黏膜皱襞紊乱等表现。
CT检查:可以了解肿瘤侵犯的范围,包括是否侵犯周围组织、器官,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情况。对于判断肿瘤的分期和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通过CT扫描可以看到贲门部肿瘤与周围组织如肝脏、胰腺等的关系,以及是否有肿大的淋巴结等。
五、贲门癌的治疗
1.手术治疗
手术是贲门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对于早期贲门癌,手术切除有可能达到根治的效果。手术方式包括根治性切除手术,将肿瘤及其周围一定范围的组织切除。例如,近端胃切除术、远端胃切除术等,具体的手术方式根据肿瘤的位置等因素来决定。
2.化疗
化疗可用于术前新辅助化疗,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也可用于术后辅助化疗,杀灭残留的癌细胞,降低复发转移的风险。化疗药物有多种,如氟尿嘧啶类、铂类等药物联合使用。
3.放疗
放疗可以用于不能手术的患者,缓解症状,也可用于术后辅助放疗,减少局部复发的几率。放疗是利用射线来杀死癌细胞,但同时也可能对周围正常组织有一定的损伤。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
老年贲门癌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对身体整体状况的评估。例如,在手术前要充分评估心肺功能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因为老年患者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手术风险相对较高。在化疗和放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因为老年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可能较差,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治疗,同时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儿童患者
贲门癌在儿童中极为罕见,但如果儿童出现疑似贲门癌的症状,如长期吞咽困难、消瘦等,需要高度重视。由于儿童的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诊断和治疗时要特别谨慎。在检查方面,要选择对儿童身体影响较小的检查方法,如尽量选择对儿童辐射剂量较低的影像学检查方式。在治疗上,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需求,手术治疗时要权衡手术对儿童身体发育的影响,化疗药物的选择要避免对儿童生长发育产生严重的长期不良影响,优先考虑对儿童身体影响较小且有效的治疗方案。
3.女性患者
女性贲门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特殊问题,如手术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影响(如果手术涉及子宫等部位),以及化疗、放疗对月经周期和生育功能的影响等。在治疗前,医生需要与女性患者充分沟通这些可能的影响,让患者能够在知情的情况下做出治疗决策。例如,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年轻女性患者,在制定治疗方案时要考虑保留生育功能的可能性,如在化疗药物的选择上尽量选择对生育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等。
4.有基础病史患者
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贲门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更好地控制基础疾病。例如,高血压患者在手术前后要严格控制血压,避免血压波动过大影响手术安全和术后恢复;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不利于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在化疗过程中也要注意血糖的监测和控制,根据血糖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在相对稳定的基础疾病控制状态下接受贲门癌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