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水肿三个高峰期为伤后6-8小时、伤后24-72小时、伤后3-7天等。
1.伤后6-8小时
伤后6-8小时主要是由于脑挫裂伤、脑内血肿等原发性脑损伤导致脑血管破裂,血液成分外渗,引起局部脑组织肿胀和脑水肿。同时,创伤引起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可导致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细胞内水分外流,进一步加重脑水肿。此时脑水肿发展迅速,症状明显,患者可出现意识障碍加重、颅内压增高等表现。
2.伤后24-72小时
伤后24-72小时是脑水肿的第二个高峰期。主要与脑组织损伤后释放的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有关,如血管活性胺、前列腺素、缓激肽等,这些物质可引起脑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导致脑水肿加重。此外,脑组织损伤后引发的炎症反应也会促进脑水肿的发展。此期脑水肿达到高峰,颅内压显著升高,患者可能出现剧烈头痛、呕吐、频繁抽搐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3.伤后3-7天
这一时期脑水肿逐渐进入消退期,但由于伤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脑梗死、脑积水等,可能会使脑水肿再次加重,形成第三个高峰期。脑梗死是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细胞死亡,引起局部脑组织肿胀和脑水肿;脑积水则是由于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导致脑脊液在脑室内积聚,引起颅内压升高和脑水肿。此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以促进脑水肿的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