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的症状可能包括运动性抽动症状、发声性抽动症状、感觉性抽动症状、注意力不集中表现、情绪行为异常症状、学习困难情况等。
1、运动性抽动症状
运动性抽动主要表现为身体某部位不自主、突发、快速重复的肌肉抽动。比如频繁眨眼、皱眉、耸鼻、歪嘴、摇头、耸肩、甩手、踢腿等,这些动作可能单个出现,也会交替或同时发生,在紧张、焦虑时症状可能加重,放松或睡眠时减轻或消失。
2、发声性抽动症状
发声性抽动是发出异常声音,从简单的清嗓声、咳嗽声、哼声、犬吠声,逐渐发展为复杂的词语、短语甚至秽语。这些声音通常突然、短暂、刻板,不受意志控制,在情绪波动时更易出现,可能会干扰正常交流,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
3、感觉性抽动症状
部分抽动症患者会有感觉性抽动先兆,在抽动发作前,身体局部会出现不适感,像喉咙痒、眼部不适、脖子发紧、头晕等。这种不适感会促使患者通过抽动动作来缓解,是抽动发作的一种信号。
4、注意力不集中表现
很多抽动症孩子伴有注意力不集中问题,难以长时间专注于一件事情,上课容易走神、发呆,做作业时也经常分心,容易被周围环境中的细微事物吸引,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影响学习成绩。
5、情绪行为异常症状
抽动症孩子常出现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烦躁、焦虑、抑郁等。行为上可能会有冲动、任性、攻击行为,或者出现一些重复、刻板的行为,如反复拍手、跺脚等,这些情绪和行为问题会进一步影响孩子的社交和日常生活。
6、学习困难情况
由于抽动症状的干扰以及注意力不集中、情绪行为异常等问题,抽动症孩子在学习上会面临诸多困难。他们可能难以跟上教学进度,理解知识困难,记忆能力下降,导致学习成绩逐渐下滑,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抽动症的症状多样且复杂,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上述多种症状,且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带孩子前往医院儿科、神经内科或儿童心理科就诊,以便尽早诊断和治疗,帮助孩子恢复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