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会被传染猩红热,其通过空气飞沫等途径传播,感染后有发热、咽峡炎、皮疹等表现,可通过避免密切接触、注意个人卫生、环境通风来预防,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大人需特别注意。
一、传染途径
猩红热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大人如果密切接触了猩红热患者,比如与患者面对面说话、一起居住等,就有可能感染。另外,也可通过皮肤伤口或产道等途径传播,但相对少见。
二、大人感染后的表现
大人感染猩红热后,症状可能相对儿童来说不那么典型,但也会出现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等表现。发热多为高热,体温可达39℃左右,同时咽部会有疼痛、红肿等咽峡炎表现,皮疹一般是在发热后1-2天出现,从耳后、颈部开始,然后迅速蔓延至全身。
三、预防措施
避免密切接触:尽量避免与猩红热患者有近距离的密切接触,尤其是不要共用餐具、毛巾等物品。如果必须接触,最好佩戴口罩,降低感染风险。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这有助于减少接触到病原体的机会。比如在接触公共物品后、饭前便后要及时洗手。
环境通风:保持居住环境和工作场所的通风良好,这样可以降低空气中病原体的浓度,减少感染几率。
四、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一旦感染猩红热,病情可能发展较快,而且恢复相对较慢。所以老年人如果接触了猩红热患者,更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咽痛等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
有基础疾病的大人:像患有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大人,感染猩红热后可能会使基础疾病加重,因为感染会引起身体的应激反应,影响基础疾病的控制。这类人群应格外注意预防,一旦感染要积极就医,在治疗猩红热的同时,也要关注基础疾病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