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双链环状DNA病毒,分高危型和低危型。高危型持续感染可致恶性肿瘤,低危型引起良性病变。传播途径有性、母婴、密切接触,不同人群感染风险不同,女性感染机会随年龄等增加,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增高危型风险,男性可感染但多能自清除。
高危型HPV:如HPV16、18、31、33等型别,持续感染可能引发宫颈癌、肛门癌、阴道癌、阴茎癌等恶性肿瘤。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超过90%的宫颈癌组织中可检测到高危型HPVDNA,例如全球范围内的多项宫颈癌筛查及病因学研究均证实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因素。
低危型HPV:常见的有HPV6、11等型别,主要引起生殖器疣等良性病变。临床中观察到,由低危型HPV6、11感染引起的生殖器疣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好发于生殖器及肛周部位,通过性接触等途径传播。HPV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性传播,这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有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年龄小等因素会增加感染风险;母婴传播,母亲患有生殖道HPV感染时,婴儿通过产道分娩可能被感染;密切接触传播,接触被HPV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造成间接传播,但相对较少见。不同年龄人群感染HPV的概率有所不同,青春期女性由于生殖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且性行为开始增多等因素,感染HPV的风险相对较高;而中老年人群如果有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也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女性在性生活开始后,随着年龄增长和性活动的影响,感染HPV的机会逐渐增加,同时,有吸烟、长期口服避孕药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女性,感染高危型HPV并进展为癌前病变或癌症的风险可能高于生活方式健康的女性;男性也可能感染HPV,但其感染后多数可通过自身免疫力清除,少部分可能引起生殖器疣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