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伤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经食物传播(最主要,被污染未彻底加热的食物易致感染,儿童易发病)、经水传播(饮用被污染未消毒水会感染,老人感染后并发症风险高,儿童感染几率大且病情发展快)、接触传播(接触污染物品未洗手接触口鼻等致感染,人员密集场所易流行,儿童接触风险高,免疫力低下人群易感染)。
经食物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被鼠伤寒沙门氏菌污染的食物,如肉类、蛋类、奶类及其制品等,若未经过彻底加热烹饪,人食用后就容易感染。例如,污染的蛋类,沙门氏菌可通过蛋壳上的微孔进入蛋内,一般的清洗难以去除,食用未煮熟的受污染蛋类就会引发感染。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免疫系统相对较弱,且可能存在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喜欢吃生冷食物等,在接触被污染食物后更容易发病。
经水传播:被鼠伤寒沙门氏菌污染的水源,如被污染的井水、河水等,人饮用了未经过消毒处理的被污染水后会感染。在一些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水源容易受到粪便等污染,从而导致病菌传播。对于老年人,其身体机能衰退,免疫力下降,若饮用被污染的水,感染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而对于儿童,尤其是婴幼儿,饮用被污染的水后感染的几率较大,且病情可能发展较快。
接触传播:直接或间接接触被鼠伤寒沙门氏菌污染的物品、环境等而感染。例如,患儿的粪便、呕吐物污染了手、玩具、衣物、地面等,健康人接触了这些污染物品后,若未及时洗手就接触口、鼻等部位,就可能导致感染。在幼儿园、医院儿科病房等人员密集且卫生管理相对复杂的场所,容易通过接触传播引发疾病的流行。对于儿童群体,在幼儿园等集体生活环境中,相互接触频繁,接触传播的风险更高;对于免疫力低下的特殊人群,如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等,接触污染物品后感染的可能性也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