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扭转的发生与解剖结构因素、先天性解剖异常、外力因素和疾病因素有关,解剖结构中睾丸系膜过长等致儿童青少年易扭,先天性鞘膜壁层发育异常如鞘膜囊宽大易致扭,剧烈运动、外力撞击阴囊可诱发,隐睾、精索静脉曲张等疾病会增加扭转风险。
一、解剖结构因素
睾丸通过睾丸系膜与阴囊相连,由睾丸系膜将睾丸固定于阴囊。有的胎儿在发育时会出现睾丸系膜过长,出生后睾丸就会活动度很大,当遇到剧烈运动或外力碰撞时,睾丸与精索就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扭转,导致睾丸扭转。这种情况在儿童及青少年中相对常见,因为其生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睾丸固定相对不牢固。
二、先天性解剖异常
鞘膜壁层在睾丸后外侧融合形成睾丸系膜,若存在先天性鞘膜壁层发育异常,如鞘膜囊过于宽大,睾丸活动空间增大,就容易发生扭转。例如部分先天性鞘膜积液患儿,发生睾丸扭转的风险相对较高,这与先天的鞘膜结构异常有关,在儿童群体中可能因鞘膜发育未成熟而更易出现此类情况。
三、外力因素
剧烈运动是常见的外力诱因。比如青少年在进行篮球、足球等剧烈体育活动时,身体突然的扭转、跳跃、碰撞等动作,可能导致睾丸与精索发生扭转。另外,外力直接撞击阴囊也可能引发睾丸扭转,像在意外事故中阴囊受到撞击,就可能使睾丸位置发生改变,进而引发扭转。对于男性青少年群体,由于其活跃的运动生活方式,需特别注意运动中的防护。
四、疾病因素
某些疾病也可能增加睾丸扭转的发生风险。例如隐睾患者,睾丸未降入阴囊而停留在腹腔或腹股沟等部位,其附着的精索等结构异常,睾丸位置不稳定,更容易发生扭转。据相关研究,隐睾患者发生睾丸扭转的几率比正常阴囊内睾丸的人群高得多。另外,患有精索静脉曲张的患者,精索静脉的异常可能影响睾丸周围的血液循环和组织状态,间接增加睾丸扭转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