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膈肌位置下降(如老年人膈肌肌张力下降致胃下垂)、腹肌力量薄弱(长期缺乏运动等使腹肌支撑不足引发)、胃本身因素(胃壁张力低下及胃位置低、周围韧带松弛等)、不良生活方式(不合理饮食、过度消瘦、长期仰卧位睡眠等)以及先天性因素(先天性胃周围韧带松弛等解剖结构异常)。
膈肌位置下降:膈肌是分隔胸腔和腹腔的重要肌肉,当膈肌收缩时有助于维持胃的正常位置。如果膈肌悬吊力不足,比如老年人膈肌肌张力下降等情况,就可能导致胃下垂。因为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衰退,膈肌的支撑作用减弱,使得胃容易向下移位。
腹肌力量薄弱:正常情况下,腹肌对腹腔内的器官有一定的支撑作用。长期缺乏运动、体质虚弱的人群,尤其是女性,由于腹肌力量相对较弱,对胃的支撑能力不足,容易引发胃下垂。例如一些长期久坐、缺乏体育锻炼的办公室人群,腹肌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力量较弱,胃就更容易出现下垂情况。
胃本身的因素:胃壁张力低下也是导致胃下垂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患有某些胃部疾病,影响了胃壁的正常张力,像胃扩张、幽门梗阻等疾病,在病情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导致胃壁张力降低,进而引起胃下垂。另外,胃的位置本身就比较低,再加上周围韧带松弛等情况,也会增加胃下垂的发生风险。
不良生活方式: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是常见诱因之一。长期暴饮暴食,或者饮食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会使胃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受到影响,进而影响胃的位置稳定性。过度消瘦的人,由于腹腔内脂肪含量过少,对胃的支撑作用减弱,也容易发生胃下垂。还有长期仰卧位睡眠的人,相对来说胃的位置更容易出现下移情况。
先天性因素:部分人可能由于先天性的胃周围韧带松弛等解剖结构异常,从出生就存在胃下垂发生的潜在风险。这种先天性因素导致的胃下垂相对较为少见,但也是引起胃下垂的一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