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病毒病症状多样,包括起病急骤的高热(持续2-7天),有头痛、肌肉关节痛、乏力等全身症状,发热2-5天出现斑丘疹等多种皮疹(先躯干后四肢),还有皮肤出血点等出血倾向,严重时可致消化道出血等较严重出血症状。
发热:通常起病急骤,患者会突然出现高热,体温可迅速升至39~40℃,而且发热持续时间一般为2~7天。不同年龄人群对发热的耐受和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可能更容易出现高热惊厥等情况,而成年人相对更能耐受一定程度的高热,但都需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
全身症状
头痛:多数患者会有较为明显的头痛,疼痛部位可涉及整个头部,其原因与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以及颅内血管扩张等因素有关。
肌肉痛和关节痛:肌肉疼痛可累及全身多个部位的肌肉,如四肢肌肉等,关节痛则以四肢关节较为常见,疼痛程度不一,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活动,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达疼痛,但会表现出哭闹、活动受限等情况。
乏力:患者常感到极度乏力,活动耐力明显下降,生活自理可能会受到影响,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在乏力表现上可能有所差异,比如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可能乏力症状相对更明显。
皮疹:一般在发热后的2~5天出现皮疹,皮疹多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猩红热样皮疹、荨麻疹样皮疹等。皮疹通常首先出现在躯干,然后逐渐蔓延至四肢,面部一般较少累及,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皮疹表现可能无本质差异,但儿童的皮肤较为娇嫩,皮疹护理需要更加精细。
出血倾向
皮肤出血点:部分患者会出现皮肤散在的出血点,好发于躯干、四肢等部位,这是由于病毒感染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等原因引起。
其他出血表现:少数患者可能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等情况,病情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等较严重的出血症状,有基础病史如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出现出血倾向时情况可能更为复杂和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