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非典型息肉是组织学上腺体增生伴不典型性具潜在恶性倾向的息肉样病变,发病可能与雌激素长期持续刺激、局部炎症反应相关,有异常子宫出血、不孕等表现,可通过宫腔镜检查辅助,病理活检为确诊金标准,以手术切除为主,及时规范手术大部分预后较好但需定期随访,育龄期、围绝经期、孕期有相应特殊注意事项。
一、定义
子宫内膜非典型息肉是一种组织学上呈现腺体增生伴有不典型性、具有潜在恶性倾向的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
二、发病机制
可能与雌激素长期持续刺激、局部炎症反应等因素相关,雌激素长期刺激可促使子宫内膜腺体异常增生,炎症环境可能参与了细胞的不典型改变过程。
三、临床表现
1.异常子宫出血: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或不规则阴道出血等,因内膜异常增生及血管结构异常导致出血异常。
2.不孕:子宫内膜非典型息肉可能影响受精卵着床,从而导致育龄期女性不孕。
四、诊断方法
1.宫腔镜检查:可直观观察宫腔内病变形态,有助于定位取材。
2.病理活检:为确诊金标准,镜下可见腺体结构紊乱、细胞异型性等不典型增生表现。
五、治疗方式
以手术切除为主,常用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通过宫腔镜直视下将息肉完整切除,去除病变组织。
六、预后
及时接受规范手术治疗后大部分患者预后较好,但需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相关随访,监测有无复发或恶变情况。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育龄期女性:需关注生育需求,术后应评估子宫内膜恢复情况,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备孕相关指导,因该病可能影响受孕,且妊娠后需密切监测孕期情况。
2.围绝经期女性:由于该阶段女性恶变风险相对较高,术后更需加强随访,严格按照医嘱定期复查,以便早期发现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
3.孕期女性:若孕期发现子宫内膜非典型息肉,需综合评估息肉大小、对妊娠的影响等,必要时在孕期特定阶段考虑是否进行干预及干预方式,以保障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