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疖肿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感染毛囊及其周围组织引发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局部初期表现为红色疼痛小结节,中期结节中心形成黄白色脓栓且疼痛加剧,后期脓栓破溃后炎症渐消愈合,若感染未控可扩散,单纯时全身症状不明显,严重扩散时可有全身发热乏力等,不同人群症状表现基本类似,个人卫生差等易诱发,糖尿病等基础病史者易发生且病情易加重、恢复长,儿童需特注意局部清洁等。
局部症状:
初期表现:外阴局部出现红色、疼痛的小结节,结节质地较硬,边界不清,随着病情发展,结节会逐渐肿大,疼痛加剧。此阶段结节表面皮肤发红、肿胀,触摸时有明显压痛。例如,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毛囊周围组织有中性粒细胞浸润等炎症反应表现。
中期表现:结节中心可形成黄白色脓栓,脓栓周围红肿更为明显,疼痛达到高峰,患者会感觉局部跳痛。这是因为感染进一步加重,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化脓性改变更加显著,脓栓是由坏死的组织、白细胞等组成。
后期表现:脓栓可自行破溃,排出脓液后,炎症逐渐减轻,疼痛缓解,红肿消退,逐渐愈合。但如果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可能会向周围组织扩散,导致炎症范围扩大。
全身症状:一般来说,单纯的外阴疖肿全身症状不明显,但如果感染严重,炎症扩散,可能会出现全身发热、乏力等表现。例如,当致病菌进入血液循环时,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血常规检查可能会发现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等情况。
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外阴疖肿症状表现基本类似,但在生活方式方面,若个人卫生习惯差、局部皮肤经常受到摩擦等,更容易诱发外阴疖肿。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由于机体抵抗力较低,外阴疖肿可能更容易发生且病情相对更易加重,恢复时间可能更长。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皮肤娇嫩,外阴疖肿发生后需更加注意局部清洁,避免搔抓,以防感染扩散,且儿童表达能力相对有限,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外阴局部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