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肉阜的治疗方法包括观察等待、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无症状的尿道肉阜可选择观察等待并定期随访;绝经后女性尿道肉阜可局部用雌激素类药物;出现明显症状、较大或怀疑恶变时需手术,手术方式有切除术、电灼术、激光切除术,不同患者手术风险和术后恢复有差异,需注意相关事项。
一、观察等待
1.适用情况:对于无症状的尿道肉阜患者,可选择观察等待。部分较小且无明显不适的尿道肉阜可能长期无变化,尤其是老年女性中一些情况稳定的病灶。
2.注意事项:需定期进行随访观察,关注肉阜的大小、形态、有无症状变化等情况。要向患者说明观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如肉阜增大、出现症状等,以便及时采取进一步措施。
二、药物治疗
1.雌激素类药物:对于绝经后女性的尿道肉阜,可考虑局部使用雌激素药物。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可能与尿道肉阜的发生有关,局部应用雌激素可以改善尿道黏膜的营养状况等。但使用雌激素药物需要谨慎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如有无雌激素应用禁忌证等。
三、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当尿道肉阜出现明显症状,如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痛、出血等,或肉阜较大影响生活质量时,应考虑手术治疗。另外,对于怀疑有恶变可能的尿道肉阜也需要手术切除。
2.手术方式
切除术:是常用的手术方法,适用于较小的尿道肉阜。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将肉阜完整切除,然后对创面进行处理。
电灼术:利用电灼仪产生的高温将肉阜组织破坏、切除。该方法操作相对简单,但需要注意避免过度电灼损伤周围组织。
激光切除术:使用激光的能量来切除尿道肉阜,具有出血少、创面小、愈合快等优点。不同年龄、性别患者手术风险和术后恢复有所不同,老年患者可能恢复相对较慢,需要加强术后护理;女性患者在手术时要注意避免损伤尿道周围的其他组织;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的患者,手术前后需要更加关注血糖等指标的控制,以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