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软疣是由传染性软疣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病因是该病毒,通过直接、间接接触传播,儿童易感染;好发于儿童及青年人的面部等部位,有特定皮疹特点;可通过观察临床表现初步诊断,必要时活检确诊;以局部治疗为主;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传染源来预防。
病因及传播方式
病因:病原体为传染性软疣病毒,属于痘病毒科中的一种DNA病毒。
传播方式: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比如与患者皮肤直接接触;也可通过共用毛巾、衣物等间接接触传播;在公共泳池、浴场等公共场所也有感染的可能。儿童由于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且在集体生活中接触机会较多,相对更容易感染。
临床表现
好发部位:多见于儿童及青年人的面部、躯干、四肢等部位。
皮疹特点:典型皮疹为直径2-5毫米大小的半球形丘疹,呈灰色或珍珠色,表面有蜡样光泽,中央有脐凹,可挤出白色乳酪样物质,即软疣小体。皮疹可单个或多个出现,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有轻度瘙痒。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患者皮疹通常分布相对较散,成人患者可能皮疹分布相对密集些,但总体特征相似。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观察:医生通过观察典型的皮疹形态,如半球形丘疹、中央脐凹等,初步怀疑为传染性软疣。
实验室检查:必要时可进行皮肤活检,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特征性的软疣小体即可确诊。
治疗原则
局部治疗为主:医生会采用局部治疗方法,如用镊子将软疣小体挤出,然后外涂碘酊等进行消毒;也可采用激光治疗、冷冻治疗等物理方法去除疣体。对于儿童患者,物理治疗时要注意操作的精准和轻柔,避免对儿童皮肤造成过度损伤,同时要做好安抚工作,减轻儿童的恐惧心理。
预防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勤换衣物。
避免接触传染源:尽量避免与传染性软疣患者密切接触,不共用毛巾、衣物等个人物品。在公共泳池、浴场等场所要注意防护,减少感染风险。儿童在集体生活环境中,更要加强卫生管理和防护意识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