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饭中喝牛奶暂时可缓解疼痛,但会刺激胃酸分泌不利于愈合,一般成人、儿童患者及有其他基础疾病(如乳糖不耐受、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饭中喝牛奶均有不同程度弊端,一般成年患者不建议常规饭中喝牛奶,儿童患者更不建议,有相关基础疾病患者应避免饭中喝牛奶。
一、饭中喝牛奶对十二指肠溃疡的可能影响
1.暂时缓解疼痛:牛奶中的蛋白质可以暂时覆盖在溃疡面上,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在饭中喝牛奶时,牛奶进入胃内,能在一定程度上中和胃酸,减轻胃酸对溃疡部位的刺激,从而暂时缓解因胃酸刺激溃疡引起的疼痛。有研究表明,在进食过程中饮用适量牛奶,约有60%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能感觉到疼痛的短暂减轻。
2.刺激胃酸分泌:但从长期和整体来看,牛奶会刺激胃酸分泌。因为牛奶进入胃内后,会刺激胃窦部G细胞分泌胃泌素,胃泌素可促进胃酸分泌增加。例如有研究发现,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在饭中饮用牛奶后,1-2小时内胃酸分泌量比未饮用牛奶时平均增加30%左右,长期如此可能不利于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甚至可能加重溃疡病情。
二、不同人群饭中喝牛奶的差异及注意事项
1.一般成人患者:对于一般成年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不建议常规在饭中喝牛奶来缓解症状。如果偶尔饭中少量饮用牛奶,需注意观察自身反应,若饮用后出现胃酸明显增多、腹部不适加重等情况,应避免再在饭中喝牛奶。
2.儿童患者:儿童十二指肠溃疡相对较少见,但如果是儿童患者,更不建议饭中喝牛奶。因为儿童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饭中喝牛奶引起胃酸分泌增加的问题可能对儿童溃疡愈合影响更大,且儿童对牛奶刺激胃酸分泌的反应可能与成人不同,更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等情况,影响营养吸收和身体恢复。
3.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果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同时合并有乳糖不耐受,饭中喝牛奶还可能引起腹胀、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这类患者应避免饭中喝牛奶;如果患者合并有胃食管反流病,饭中喝牛奶可能加重胃食管反流的症状,因为牛奶进入胃内刺激胃酸分泌增加,可能导致胃酸反流至食管,所以这类患者也不适合饭中喝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