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由SARS冠状病毒引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二者病原体不同;临床症状上潜伏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更宽泛、部分症状较轻,非典病情相对更重;流行病学特点中传播途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气溶胶等,人群易感性方面两类人群普遍易感但不同情况有差异;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有不同;预后上大部分非典患者可康复但有病死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总体预后较好但少数危重尤其有基础疾病、老年等人群预后差。
临床症状表现方面
潜伏期:非典潜伏期通常为2-10天,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潜伏期一般为1-14天,多数为3-7天,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潜伏期相对更宽泛。
症状轻重程度:部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症状相对较轻,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人可能无明显症状;而非典患者病情相对更重,可出现呼吸困难等较严重的呼吸窘迫表现等情况较多。
流行病学特点方面
传播途径:二者均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还存在气溶胶等传播途径的相关报道。
人群易感性:两类人群普遍易感,但在一些基础疾病等因素影响下,非典患者中合并基础疾病者病情可能更易加重,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于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感染后发展为重症的风险相对更高,不同年龄人群均有感染可能,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症状相对成人可能相对较轻,但也需关注。
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方面
实验室检查:在血常规等检查中,非典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一定差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等;非典患者血常规也有其特点。
影像学表现:非典患者胸部影像学早期可出现斑片状、磨玻璃影,进而发展为双肺弥漫性病变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胸部影像学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
预后方面
大部分非典患者经治疗可康复,但有一定病死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总体预后相对较好,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尤其是有基础疾病、老年等人群预后相对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