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道感染由多方面原因引起,包括女性尿道较短直且外口毗邻阴道肛门致细菌易入;性生活易将细菌挤入尿道;泌尿系统结构异常致尿液潴留利于细菌繁殖;机体免疫力低下使抵御细菌能力下降;局部卫生不良致细菌滋生易侵入尿道,如月经期间不注意卫生风险更高。
解剖结构因素:女性尿道较短且直,长度约3-5厘米,相较于男性尿道(约18厘米),细菌更容易通过尿道进入膀胱引发感染。此外,女性尿道外口毗邻阴道和肛门,阴道内的菌群以及肛门周围的细菌(如大肠杆菌等)容易污染尿道外口,从而增加尿道感染的风险。例如,有研究显示,女性尿道外口周围大肠杆菌的定植率相对较高,这与女性尿道感染中大肠杆菌是常见致病菌密切相关。
性生活因素:性生活时会将外阴及阴道内的细菌挤入尿道,容易引起尿道感染。尤其是新婚女性,性生活相关的尿道感染发生率相对较高。性生活过程中,尿道黏膜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机械性刺激或损伤,使得细菌更容易侵入尿道上皮并定植繁殖。比如,有调查发现,性生活后女性尿道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性生活女性。
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如果女性存在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如输尿管畸形、膀胱颈梗阻等,会导致尿液排出不畅,尿液在泌尿系统内潴留,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环境,进而容易引发尿道感染。例如,先天性输尿管狭窄的女性,由于尿液排出受阻,尿液长时间积聚,细菌滋生的概率增加,发生尿道感染的可能性就会升高。
机体免疫力低下:当女性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如患有糖尿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身体对细菌的抵御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细菌侵袭引发尿道感染。以糖尿病患者为例,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且糖尿病患者的白细胞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导致其吞噬和杀灭细菌的能力减弱,使得尿道感染的发生风险增加。
局部卫生不良:不注意外阴部清洁,如不经常更换内裤、不及时清洗外阴等,会使细菌在外阴部滋生,进而容易侵入尿道引起感染。尤其是在月经期间,女性外阴局部环境潮湿,加上经血的滋养,若不注意卫生,尿道感染的风险会进一步增加。比如,月经期间使用卫生护垫时间过长,会导致外阴局部透气性差,细菌更容易繁殖,从而增加尿道感染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