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常见妇科内分泌疾病,好发于育龄女性,影响内分泌及生殖功能,超声见卵巢增大等;卵巢囊肿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超声可发现囊性占位,小囊肿影响小,大或病理性囊肿可致急腹症等影响生育健康。
一、定义与本质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主要特征是雄激素过高的临床或生化表现、持续无排卵、卵巢多囊改变等,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肥胖。其发病机制与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是一种复杂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疾病。
卵巢囊肿:是卵巢内或其表面形成的囊状结构,囊内含有液体或固态物质,有多种类型,包括生理性囊肿(如卵泡囊肿、黄体囊肿等)和病理性囊肿(如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巧克力囊肿等),可由炎症、内分泌失调、环境等多种因素引起。
二、发病特点
多囊卵巢综合征:好发于育龄女性,尤其是20-40岁的女性,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等)、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发病风险相对较高,主要影响内分泌及生殖功能,导致月经失调、不孕、多毛、痤疮等一系列症状。
卵巢囊肿:各年龄段女性均可发病,生理性囊肿多与月经周期有关,常在月经后半期出现,部分可自行消失;病理性囊肿的发生与内分泌失调、炎症等因素相关,其发病无特定的特定年龄段,但某些类型如巧克力囊肿多见于育龄女性。
三、超声等检查表现
多囊卵巢综合征:超声检查可见卵巢增大,单侧或双侧卵巢内直径2-9mm的卵泡数≥12个,卵巢髓质回声增强,但一般无明显的囊性肿物形成。
卵巢囊肿:超声检查可明确发现卵巢部位的囊性占位,能清晰显示囊肿的大小、形态、囊壁情况等,生理性囊肿多为单房、壁薄,病理性囊肿形态多样,可为单房或多房,囊壁可有增厚等表现。
四、对生育及健康的影响
多囊卵巢综合征:对生育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排卵障碍导致不孕,同时怀孕后发生妊娠糖尿病、子痫前期等并发症的风险增加;长期的代谢异常还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卵巢囊肿:较小的生理性囊肿一般对生育和健康影响较小,可自行消失;但较大的囊肿或病理性囊肿可能导致卵巢扭转、破裂等急腹症,影响卵巢功能,进而影响生育,某些病理性囊肿还有恶变的可能,威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