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的症状分为急性腹泻期、脱水期和恢复期。急性腹泻期有剧烈无痛性腹泻(初为黄稀便,迅变米泔水样等,次数频)及腹泻后喷射性呕吐;脱水期依程度有不同脱水表现(轻中重)及电解质紊乱表现(低钠、低钾等);恢复期部分患者会有发热,不同年龄患者恢复期表现有差异,儿童需注意恢复饮食体力等。
一、急性腹泻期
1.剧烈腹泻:通常是霍乱最早期的症状,多为无痛性急剧腹泻,一般不伴有里急后重。粪便初为黄色稀便,迅速变为“米泔水”样或无色透明水样,少数重症患者可有洗肉水样便。腹泻次数频繁,每日数次至数十次不等,甚至大便失禁。这种剧烈腹泻会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如果不及时补充,可能迅速引发脱水等严重后果。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身体水分调节能力相对较弱,腹泻导致脱水的风险更高,可能会出现眼眶凹陷、囟门凹陷等表现。
2.呕吐:一般发生在腹泻之后,多为喷射性呕吐,呕吐物初为胃内残留食物,随后可为“米泔水”样或清水样。呕吐本身也会进一步加重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尤其对于婴幼儿,频繁呕吐可能影响其营养摄入和身体状况。
二、脱水期
1.脱水表现:根据脱水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脱水时,患者可表现为口渴、皮肤弹性稍差、尿量减少;中度脱水时,患者出现眼眶凹陷、皮肤弹性明显下降、尿量显著减少、声音嘶哑等;重度脱水时,患者出现循环衰竭表现,如脉搏细速或不能触及、血压下降、四肢厥冷、神志淡漠或不清等。不同年龄患者的脱水表现有所差异,儿童由于身体代谢和调节特点,重度脱水时更易出现精神萎靡、嗜睡等神经系统症状。
2.电解质紊乱表现:由于大量丢失电解质,可出现相应的电解质紊乱症状。例如,低钠血症时患者可有肌肉痉挛、恶心、呕吐、头痛等;低钾血症时患者可出现全身乏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腹胀、心律失常等。在儿童中,电解质紊乱可能会影响其心脏功能和肌肉运动功能,需要密切关注和及时纠正。
三、恢复期
部分患者脱水纠正后,可能出现发热反应,体温可升至38℃-39℃,一般持续1-3天可自行消退,这是因为液体吸收导致的吸收热。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恢复期的表现也有不同特点,儿童在恢复期需要逐步恢复饮食和体力,要注意营养的补充和休息的保证,避免过度劳累影响身体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