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跟粉碎性骨折较为严重,从功能看,影响负重行走且易致关节面不平整引发创伤性关节炎;从治疗康复角度,治疗复杂,康复周期长且有个体差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康复更具挑战,需及时规范治疗康复干预。
一、对功能的影响方面
1.负重行走功能:跟骨是足底负重的重要结构,粉碎性骨折后,骨折断端的移位、不稳定等情况会严重影响足部的负重能力。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行走困难,即使在非负重状态下也可能因骨折端的异常摩擦等产生疼痛,进而影响日常的活动能力,如上下楼梯、平地行走等都会受到极大限制。研究表明,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在骨折愈合后,仍有相当一部分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行走功能障碍,例如步态异常、行走耐力下降等。
2.关节面影响:跟骨有复杂的关节面结构,粉碎性骨折极易导致关节面不平整。正常的跟距关节面对于足部的平稳运动至关重要,关节面不平整会引起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风险大幅增加。创伤性关节炎会导致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且随着时间推移,病情可能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治疗与康复角度
1.治疗复杂性:粉碎性骨折的治疗相对复杂,通常需要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手术治疗需要精确复位骨折块,以恢复跟骨的正常解剖结构,这对手术技术要求较高。而且术后恢复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如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的风险较高。有临床研究显示,跟骨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后,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可能在5%-10%左右。
2.康复周期长:康复过程漫长且需要严格遵循康复计划。在康复期间,患者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功能锻炼来恢复足部的活动度和力量,但由于骨折的复杂性,康复效果可能存在个体差异。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跟骨粉碎性骨折后康复相对年轻人更困难,康复周期可能更长,且康复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风险也相对较高;而年轻人虽然康复潜力相对较大,但如果康复锻炼不当,也可能导致恢复不佳。另外,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跟骨粉碎性骨折后愈合和康复的过程可能会受到影响,因为糖尿病会影响血管和神经的功能,不利于骨折的修复和康复锻炼的进行。
总之,脚跟粉碎性骨折是比较严重的,会对患者的足部功能、生活质量等多方面产生重要影响,需要及时、规范地进行治疗和康复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