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尿道感染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病原体感染(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等可通过不同途径入侵尿道)、尿道局部因素(尿道梗阻致尿液引流不畅、尿道损伤致黏膜屏障受损易引发感染)、机体免疫力低下(患病或用免疫抑制剂致抵御力弱易受侵袭)、生活方式因素(不注意个人卫生使细菌滋生、不洁性行为易接触病原体)。
病原体感染
细菌感染:大肠埃希菌是引起男性尿道感染较常见的细菌,它可通过尿道逆行侵入泌尿系统引发感染。例如,不注意尿道口卫生,细菌容易从尿道外口进入尿道并繁殖。另外,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也可能导致尿道感染,当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病灶中的细菌经血液循环到达尿道时,也可引起尿道感染。
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不洁性行为可能导致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尿道,从而引发非淋菌性尿道炎,这也是男性尿道感染的常见原因之一。
病毒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等,可通过性接触等途径感染尿道,引起相应的尿道炎症反应。
尿道局部因素
尿道梗阻:男性如果存在尿道结石、前列腺增生等情况,会导致尿道梗阻,尿液排出不畅,尿液在尿道内停留时间延长,为细菌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容易引发尿道感染。比如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增生的前列腺组织压迫尿道,使尿道狭窄,尿液引流受阻,细菌容易在局部繁殖而发生感染。
尿道损伤:尿道器械检查、性行为过于剧烈等可能造成尿道损伤,损伤后尿道黏膜防御屏障受损,细菌容易侵入引发感染。例如进行尿道镜检查时,如果操作不规范或患者自身尿道条件不佳,可能导致尿道黏膜损伤,从而增加感染风险。
机体免疫力低下
当男性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如患有糖尿病、艾滋病等疾病,或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身体对病原体的抵御能力减弱,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而发生尿道感染。例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较高,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同时机体的免疫功能也会受到影响,更容易发生尿道感染。
生活方式因素
不注意个人卫生:不经常清洗外阴、不勤换内裤等,会使尿道外口周围细菌滋生,增加尿道感染的几率。比如夏季出汗多,如果不及时清洁尿道外口,细菌容易繁殖引发感染。
不洁性行为:频繁更换性伴侣、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等,容易接触到各种病原体,从而增加尿道感染的风险。例如与感染病原体的性伴侣发生性行为,就很容易被传染而引发尿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