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疱型脚气由皮肤癣菌感染引发好发于足跖及足缘有成群或散在小水疱瘙痒剧烈等依临床表现结合真菌镜检和培养诊断以外用抗真菌药物为主需保持足部清洁干燥,跖疣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多发生于足底受力部位有细小发亮丘疹等结合临床表现及皮肤镜等检查诊断治疗有局部药物、物理治疗等需保护足部皮肤避免外伤。
一、病因差异
1.水疱型脚气:由皮肤癣菌感染引发,像红色毛癣菌等常见真菌是致病元凶。足部多汗、环境潮湿时,真菌易滋生繁殖,且在公共浴室、游泳池等公共场所易通过接触传染;
2.跖疣: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HPV会经皮肤黏膜微小破损侵入细胞,进而促使上皮细胞异常分化与增生,足部有外伤等皮肤破损时更易感染HPV发病。
二、临床表现区别
1.水疱型脚气:好发于足跖及足缘,呈现成群或散在小水疱,水疱壁厚、内容物清澈,周围无明显红晕,瘙痒剧烈,搔抓后水疱易破溃,还可能继发感染出现糜烂、渗液等情况;不同年龄人群均可患病,儿童足部多汗且卫生习惯不佳时易发病,性别无明显差异,生活方式上足部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常穿不透气鞋袜)会增加患病几率;
2.跖疣:多发生于足底受力部位,如足跟、跖骨头或跖间,初起为细小发亮丘疹,逐渐增大至黄豆大小或更大,表面粗糙、界限清楚,周围绕以稍高角质环,去除角质层后下方有疏松角质软芯,可见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形成的小黑点,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行走时有压痛,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生活方式中足部有外伤时更易感染HPV引发跖疣。
三、诊断方式不同
1.水疱型脚气:依据临床表现,结合真菌镜检和培养来诊断,真菌镜检能发现菌丝或孢子,培养可明确致病真菌种类;
2.跖疣:通过临床表现结合皮肤镜检查,皮肤镜下可见跖疣特征性点状出血等表现,必要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
四、治疗原则有别
1.水疱型脚气:以外用抗真菌药物为主,如酮康唑乳膏等,儿童需选相对温和适合儿童肤质的抗真菌制剂,避免刺激皮肤,成人依病情选药,生活方式上要保持足部清洁干燥、勤换鞋袜;
2.跖疣:治疗方法有局部药物治疗(可用水杨酸等)、物理治疗(冷冻、激光等),儿童皮肤娇嫩,物理治疗需谨慎选择,评估治疗风险和患儿耐受情况,成人根据病情选合适治疗方式,生活方式中要保护足部皮肤、避免外伤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