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伤寒沙门菌感染有不同临床类型,胃肠炎型中婴幼儿起病急,有发热、频繁腹泻、呕吐及易脱水等症状,年长儿相对较轻;败血症型多见于新生儿和免疫功能低下者,起病隐匿,有体温不升、拒奶等表现且病情进展快;局部感染型可引起中耳炎、关节炎、脑膜炎等多种局部感染相关症状
一、胃肠炎型
1.婴幼儿多见:
年龄较小的婴幼儿感染后症状较为典型,起病急,常先出现发热,体温可高达39℃左右,多为弛张热或稽留热。这是因为婴幼儿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感染后机体的免疫反应较为强烈。
腹泻是主要症状之一,每日腹泻次数可达数次至数十次不等。大便性状多样,可为黄色水样便、蛋花样便,部分患儿大便中可带有黏液甚至脓血。这是由于鼠伤寒沙门菌侵袭肠道黏膜,导致肠道黏膜炎症、渗出增加,影响肠道的正常吸收和分泌功能。
患儿还可能伴有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出现脱水症状,如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尿量减少等。因为频繁腹泻和呕吐会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丢失,而婴幼儿自身调节能力较弱,更容易出现脱水情况。
2.年长儿相对较轻:
年长儿感染后发热程度相对婴幼儿可能稍低,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腹泻次数一般较婴幼儿少,大便性状也相对婴幼儿来说可能没有那么典型的水样或蛋花样,但仍以稀便为主,可能伴有腹痛,腹痛程度一般相对较轻,部分患儿可能仅有腹部不适。
二、败血症型
1.多见于新生儿和免疫功能低下者:
新生儿感染鼠伤寒沙门菌后易发生败血症,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可出现体温不升,这是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感染后机体反应较弱。
同时伴有拒奶、精神萎靡、哭声低弱等表现。还可能出现黄疸加重,这是由于感染导致肝功能受损,胆红素代谢障碍引起。部分患儿可出现皮肤瘀点、瘀斑等出血倾向,这是因为细菌毒素影响了凝血功能。
病情进展较快,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预后较差。
三、局部感染型
1.可引起多种局部感染:
如中耳炎,患儿可出现耳痛、哭闹不安等症状,这是因为细菌通过咽鼓管等途径侵袭中耳引起炎症。
关节炎,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这是由于细菌感染累及关节组织,引起炎症反应。
脑膜炎,多见于婴幼儿,可出现头痛、呕吐、烦躁不安、抽搐甚至昏迷等症状,这是细菌侵袭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炎症的表现。